首頁 > 中心資訊>育兒這件事,還真不能少了“父親”這個豬隊友!
《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已經在某網絡播放平臺上線播出啦,星爸+萌娃的組合總能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在觀看嬉笑之余,也引發了大家對父與子相處問題的思考...
從古訓三字經云“養不教,父之過”到現代大量的科學研究驗證都表明了:男性教育在孩子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男人更具冒險精神、探索精神、寬容精神、求知精神,這些特點,會淋漓盡致地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br />
爸爸多參與帶娃對孩子語言、行為、社會、心理和認知等能力發展都有積極影響。
在網絡平臺乃至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坑娃神爹”案例不在少數。如果說媽媽帶娃是溫情片,那爸爸帶娃就是動作片、驚悚片甚至災難片。
雖然爸爸們的性格特質各有不同,但“同一個世界,同一種父愛”,請各位爸爸們做好下面這些事!
1.想愛孩子,先好好愛你的妻子
孩子對“男人”、“父親”、“丈夫”、“兒子”的角色認知都來自于自己的父親。父親對家庭關系的態度、格外是對自己妻子的態度,對孩子的人格形成是有很大影響的。
良好的家庭氛圍不僅讓孩子能更正確的處理和他人的關系態度,也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心中充滿愛才能更好的被愛。把夫妻關系擺在第一位并讓孩子有所感知,更是為了不讓孩子產生“唯我”的錯覺、自私自大。
2.孩子的鍛煉你來負責
小時候,爸爸是山,坐在他的肩頭可以俯瞰整個小區..父親偉岸的身軀在孩子看來是神奇的,更是可靠的。在父親的守護下,孩子更能放心的舒展自己,也會更加勇敢開朗。這樣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更自信的面對挫折或挑戰。
3.偶爾和他聊聊性別吧
心理學研究表明:不管西方東方,在所有的文化傳統中,爸爸代表的是社會對個人的規則和要求,媽媽代表的是家庭的溫暖。
所以關于性別、自我認知這類嚴肅又無從下口的問題請爸爸們來和孩子交流,效果會更好。告訴男孩不要欺負弱小要有擔當、告訴女孩做個公主好好愛自己也對他人和善...
4.經常抱抱他吧不要害羞
“愛我你就抱抱我”,有實驗統計了數千名哈佛學生的童年感受:爸爸的擁抱帶來的肯定和震撼遠超過媽媽。孩子從母體誕生便決定了他渴望親密接觸的本質。所以多抱抱你的孩子吧,讓他感受愛和鼓舞。
5.主動分享、流露你的心聲
別怕形象崩塌,適當的分享示弱會讓孩子更愛你,也會為你變得更加勇敢。同時也能拉近你們心與心的距離。更加能平等的交流對話。這樣的孩子更能客觀的面對問題,而不是打掉牙齒也只往肚里咽。
6.經常為孩子閱讀
閱讀是一種公認的高質量的陪伴方式。英國《每日電訊報》曾發文詳細闡明父親要為孩子閱讀的五點原因。
①爸爸以另一種視角講故事,更能激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②爸爸帶領孩子閱讀,會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③孩子會在父親夸張有趣的故事中受益,尤其是男孩。
④爸爸經常陪伴孩子閱讀,有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專注力。
⑤大聲為孩子閱讀,有助于爸爸釋放壓力。
7.和孩子一起參與家庭勞動
讓孩子感受一個家庭的完整和諧,不要認為家務等瑣事是媽媽應該做的,與爸爸和孩子無關。也讓孩子更能為他人著想,知道勞動的辛苦。
在生活中,因為工作忙、孩子更依賴母親等種種理由,還有觀念的局限、社會經濟文化背景等影響,家庭育兒的擔子往往落在了媽媽一個人身上,父親成了“隱形”的存在,導致了“喪偶式育兒”、“父親缺失”、“假性單親”這類詞語的流行。
< 上一篇:這五種孩子最容易被欺負,看看你家娃在其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