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 育兒分享丨你覺得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90%的媽媽都做錯了!
有句話說的好: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大家都知道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表揚是用得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為夸孩子除了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之外,還能促進良好的親子關系。想想我們父母那一輩,好像都很吝嗇對我們的贊美。在豆媽的記憶力我的媽媽極少表揚鼓勵我,即使得了100分:媽媽也是淡淡的一句,這是你應該得的分數,現在想來真的好打擊積極性??!
所以豆媽現在有了孩子,為了小豆包成為一個自信、敢于嘗試的人,平時我會用各種花式夸法。而我身邊的朋友,也都很喜歡表揚孩子。然而我發現很多爸爸媽媽和長輩們的“表揚”很多時候是無效的!這樣不但起不了積極的作用,反而容易導致孩子自以為是,驕傲自滿。不信?往下看!
第一種
隨口而出的表揚
家長代表語錄:“你太棒啦!”、“你真厲害!”、“做得好!”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第一次爬、第一次走路、第一次開口說話、第一次獨立吃飯…大人們似乎掩不住心里的喜悅,脫口而出夸贊“好棒啊”。等孩子再大一些,在幼兒園獨立穿衣服,或者在家里幫助大人做了家務,得到的依舊是“你真棒”。這種沒有針對性的贊揚,會給孩子短暫的激勵,但從長遠來看,孩子并不知道哪里做得好,只會盲目的尋求他人的認可。
第二種
夸大能力的表揚
家長代表語錄:“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你的力氣比爸爸還要大!”、“你真是個天才!”
一個勁的夸孩子“聰明”的家長也不少吧,“聰明”是一類夸大天賦的表揚,盲目的夸孩子“聰明”,會扼殺孩子進步。
《看見成長的自己》的作者卡羅爾·德韋克曾經做過一個研究,那些習慣于戴著“聰明”光環的孩子更難去面對和接受失敗,因為他們一旦遇到一點小挫折就會一蹶不振,覺得自己很笨。
所以,表揚也是一門學問,想要做的對,我們繼續看下去。
別嫌啰嗦 ,表揚具體
仔細考慮一下,你在想讓表揚傳遞出什么信息?通過表揚是為了鼓勵更多的好行為,所以表揚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很多寶寶的第一次的確給家長帶來無限驚喜,在表揚的時候我們要指出具體的事實,這樣他才會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
比如:孩子今天自己穿上了上衣和褲子,你可以說“今天你自己穿上了上衣和褲子,做得真好,加油哦!”,相比簡單的三個字:“你真棒”,有具體內容的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也知道今后該怎么做。
注重過程,一樣精彩
在大人的世界里,結果總是比過程重要,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過程一樣精彩,我們表揚孩子無非就是讓他們更自信更勇敢,所以真正有效的表揚一定是能鼓勵孩子繼續前進。
上面兩幅圖是豆包在NYC上早教課的時候創作的心形造型圖,左邊的是豆包的作品,右邊是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豆包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只是完成了一個輪廓,小朋友心里還有點失落,我蹲下來抱了他一下說:“我知道你已經很認真的在貼畫了,而且已經做了出了一個輪廓,下次你一定貼得比這個更好?!?span style="line-height:25.6px;color:#000000;">豆包頓時開心了,有時候詳細的說出孩子為之付出的努力,也是一個有益的贊美。這件事讓我深深的陷入沉思,孩子的世界沒有標準答案,創作本身也沒有對錯之分,過程中是否體會到了創作的快樂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家長在表揚孩子的時候,可以這樣說:“你掃地的時候非常認真,連墻角的小紙片都掃走了,很能干哦!”,“媽媽看到你努力了好幾次才把鞋穿上了,你一直沒有放棄,非常棒!”
不夸聰明,要夸努力
研究顯示:常被夸聰明的孩子更喜歡做容易的事情,因為這樣能一直被人夸;而常被夸努力的孩子更喜歡挑戰困難,因為他們享受成功后別人的贊美。前者會認為“天生聰明,不需再努力”,遇到失敗,會否定自己;后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越挫越勇。所以,一句“你很努力”比“你很聰明”強的多。記得多對孩子說:“你自己的事情都能自己做了,你很努力”、“這些題你都答對了,你很努力”、“這次演出成功了,你很努力”。要讓孩子知道,一切都是他后天的努力得來的,而不是天生的聰明賦予的。
其實表揚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大人都是一樣的,有時候我剪了新發型會打趣的問孩子爸爸:我的新發型好看么?豆包爸爸一般都是頭也不抬的說:“好看”,我又問我是長頭發好看還是短頭發好看,他干脆利落的回答:“哪個都好看”。我心想:這明顯就是敷衍我嘛!
所以,當我們輕易的對著孩子說“你真棒”的時候,孩子是不是也并沒有那么開心呢。表揚是一種情感,除了“你真棒”、“你真聰明”,真的希望我們爸爸媽媽都能用具體描述來鼓勵和肯定孩子的良好行為,這也是一種用心,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