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一出生就上早教,還是孩子有了問題再上早教好呢?
寶寶幾個月開始上早教課比較合適,寶寶現在五個月,寶寶在試聽課的時候會感覺前一段時間會配合家長,后半段就變得有點不耐煩甚至哭鬧,所以一直沒有堅持帶寶寶來上課,孩子姥姥一輩認為孩子還小,沒什么必要去上早教課,所以對孩子究竟多大去上早教有些疑惑?
相信很多家長跟這位媽媽一樣,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小時候也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但是視力聽力嗅覺也沒有問題,這是人類發展的自然過程??!那0-1歲早教對這些訓練有必要嗎?小編先不回答有沒有必要,我們先從這幾個方面解釋下早教的意義!
大腦的發育規律決定了嬰兒的學習方式
嬰兒的基因(遺傳因素)為其腦部發育提供原始材料。但是,大腦此時還未發育完全,為此嬰兒必須從外界環境中汲取信息,以確定使用能源的最佳途徑:基因提供人類可達到的智力水平的潛力,但外界環境決定這種潛力被實現的程度。
(大腦發育的速度)
孩子1-3歲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孩子6歲就接近90%。1-6歲是人體大腦發育最快的黃金時期,3歲開始發育速度放緩,0-1歲為最快的大腦發育時間。
所以,大腦發育關鍵期0-1歲。
出生時大腦發育已經完成25%,1歲完成了50%,3歲完成了60%,6歲達到90%。
腦部學習與發育的絕大部分過程都發生在突觸形成的網狀物里,即神經元和神經元之間狹窄的間隙內。正是這個網狀物決定了信息在人腦中的傳遞方式和效率。而嬰兒的經驗,特別是它在頭12個月里得到的經驗,決定了突觸連接的方式。換句話講,胎兒為了能夠通過母親狹窄的產道,在大腦還未完全發育成熟就出生了,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早產兒”。而人后天的一切行為和思維活動,都由大腦控制。大腦發育狀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嬰兒出生后,大腦神經高速發展,神經網絡一刻不停地生長、斷裂、重組,把有用的神經通路留下,沒用的去除。這個過程,有個通俗易懂的詞來形容,就是“用進廢退”。
更為關鍵的是,大腦的發育過程,
不可逆,不能重新再來。
早教的意義
早期教育的意義,說到底其實就是盡早地為孩子提供能夠促進大腦神經發展的環境和方法,也就是說,給孩子成長所需要的豐富的環境。
一歲以前,主要是刺激孩子各個感官以及體能的發展(人類早期感覺和運動功能的發展決定了人類日后其它發展領域和高級行為的發育狀況。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視覺和人的閱讀能力有關;聽覺使人能接收語言信號;觸覺讓人類能通過觸摸了解事物;說話、握筆寫字也都有賴于運動功能,等等)。
到了一歲,給孩子更多的互動和社交機會來促進思維過程、語言鍛煉、情緒情感的理解等等。舉個例子,假如,孩子一歲半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社交機會,因為在家里,與孩子互動的人往往都只是家人,孩子需要通過和其他人(包括同齡人和成年人)的交往,了解到家庭之外的一些社交狀況與社會規則,學會體察別人的情緒和感受,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因為視野的擴大和互動的增多,也會豐富孩子的知識輸入和語言學習。
NYC早教中心提供的服務不僅僅是一節45分鐘的課程,而是對于父母如何營造早期教育環境、如何進行親子活動的專業性指導。
一個人知識的積累,是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豐富的。但學習的能力,是在出生時最強,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低的。因此,對孩子的教育,要從零歲開始。當然,我們也可以別用“教育”這么沉重的詞——通俗一點說,就是從出生開始,父母就盡可能給孩子提供豐富的視覺、聽覺、觸覺、運動、空間變化、語言輸入等方面的刺激,讓孩子感覺到被愛、被重視、被理解、安全、自信、快樂。這就是早教的意義。
您還在猶豫孩子來上早教課年齡太小嗎?大腦的發育過程,不可逆,不能重新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