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完成家長必修課!
0~6歲
感知是孩子所有認知活動的開端。鼓勵孩子爬行、多與孩子游戲,可促進孩子感知覺發展。
孩子大腦快速發育,包括大腦皮層的發育、大腦兩半球功能專一化。孩子“坐不住”是由于大腦發育不完善,抑制力差所致。
孩子的動作發展遵循頭尾原則、遠近原則和順序原則。
孩子說謊是其心理發展的一種表現。孩子說謊可以分為想象型說謊、虛榮型說謊、自衛型說謊。
孩子的分享行為于2~4歲的孩子開始萌芽。5~6歲的孩子分享行為飛速發展。
初入幼兒園,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是正常的心理現象。分離焦慮一般經歷強烈反應階段、調整波動階段、基本適應階段與二次適應階段。
3~6歲是培養孩子情緒調節能力的重要時期。
1~2歲主要培養孩子獨立飲食和排便的習慣。3~4歲是孩子行為獨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4~5歲是孩子情感獨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
1歲半到2歲孩子的堅持性開始萌芽,但堅持性水平較低。3~5歲對培養孩子的堅持性非常重要。
4歲左右是促進孩子自信心發展的重要時期。
3~4歲是培養孩子抗挫能力的重要時期。
3~5歲是孩子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發展的重要年齡。
3歲前不要逼迫孩子識字,應重點培養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對嬰幼兒而言,與閱讀活動有關的任何行為都可算是閱讀行為。合作式親子共讀模式有利于培養孩子的閱讀策略、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0~3歲的孩子能區分數的多少。3~5歲的孩子能區分不同形狀的圖形。6歲左右的孩子可以初步認識一些立體圖形。
6~12歲
小學階段,雖然大腦的發展速度不如嬰幼兒時期那么快,但小學生大腦的發展仍快于身體其他部分的發展,并且仍然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小學生集中和控制注意力的能力仍然較弱。7~10歲的孩子可以連續集中注意力20分鐘,10~12歲25分鐘,12歲以上30分鐘。
小學生的記憶從無意記憶、機械記憶逐漸發展為有意記憶、理解記憶,并學會使用簡單的記憶策略。
低年級孩子不太能進行系統觀察;中年級孩子能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高年級孩子觀察時能抓住重點,能發現事物間的邏輯聯系和因果關系。
隨著年級升高,孩子的學習動機呈下滑趨勢,從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學習動機。
學習分化在中年級開始出現,在高年級加劇。
(以上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想了解更多,請關注NYC早教淄博早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