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西安新城早教中心:4個孩子被寵壞的跡象,你家娃有幾個?
現在這代孩子,應該最大程度上被釋放天性了吧。我們這代父母,最看不慣上一輩人壓抑、壓制、父母說了算的養育觀念。所以自己有孩子之后,更倡導的是獨立、平等、自由的育兒方式。前些天跟幾位教育界的長輩聊天,他們卻說,現在的孩子,都被寵的“沒大沒小”,“不尊重文化”大行其道,只有小部分的孩子謙恭有禮,這樣下去,孩子不像孩子,父母不像父母。細想,好像確實隨時能看到頂撞父母、對爺爺奶奶呼來喝去、對身邊成人不報以尊重的孩子。矯枉過正,說的便是如此了。養孩子的路上,還是需要時刻保持“偏離正軌”敏感度,畢竟,我們沒有第二次教養寶寶的機會。這些孩子被寵壞的跡象,你家娃有嗎?
01靠發脾氣就能達到目的,發脾氣是每個父母都會抓狂的事,甚至有的時候,娃根本就是無理取鬧。其中獨立意識的萌發、執拗期等等成長中的必然階段自然不能忽視。但如果孩子得不到滿足就大發脾氣,而父母總是屈服,那么他慢慢的就會明白,哭鬧和發脾氣是一種要挾父母的手段。
這會導致三個惡性循環的結果:
1、外人覺得孩子很熊;
2、孩子學不會心平氣和描述需求的能力;
3、家長找不到孩子發脾氣的破解之法。
惡性循環就是,你越不想外人覺得孩子熊,你又沒有其他辦法控制他,就只好越沒有底線的滿足他。關于孩子發脾氣的不同原因和應對方式,C媽專門寫過這一系列的文章,有需要的可以直接點鏈接,今天這篇就不展開啦!
02可以隨意拒絕父母
當一個孩子對“父母提出的合理要求”隨意拒絕時,說明,你已經給了他過多的權利。有些事,當孩子被告知要做時,根本不值得討論是與否。我們不需要征求孩子:你是不是想收拾你的積木?你需要告訴他:你應該收拾你的積木!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不能總是選擇我們想做的事。你是這個家庭的一部分,我們都必須做家務來共同保持整潔。我也不是很想做晚飯,但我做飯,是因為它是我需要做的一部分。如果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不能做好“需要做”的事情,那他長大得覺得生活多艱難?老師讓一個字寫10遍多無聊?老板天天讓我整理這些報表多大材小用?結婚之后整天就是柴米油鹽真是讓人受夠了?生活中有太多無趣的瑣事,我們不能逃避,但是卻可以改變看待它的態度。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應該給他們設定一些行為準則,讓他在力所能及內做到最好,如果他違背了這些行為準則,他需要承擔后果和責任。
03總是敷衍大人“等一會”
當我們讓孩子收玩具時,叫他過來吃飯時。如果他總是敷衍的說等一會兒,說明在他心里,你并不太值得尊重。當我告訴孩子做某事時,我希望他立即執行。但是,很多孩子都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磨蹭。有句話說,“ 緩慢的執行就是不執行”。敷衍你,一是為了逃避當下的責任,二是他知道,即便逃避了你也不會怎么樣。但是,這會讓父母,以及今后的同事、或伴侶都很抓狂。誰都不喜歡一個只會嘴上應付你,但實際最后什么都不會做的人。
我們可以怎么做呢?我會告訴:“如果你想完成你正在做的事情,你可以明確的跟我請示,“媽媽,我可以先搭完我的積木嗎?”而不是不耐煩的敷衍我說,等一會。如果是他自己的事,確實也不著急,我可以同意等一會,但完成手頭的操作,就要執行。有的事情確實不該等,比如該吃飯了,她說,我可以先看完這一本嗎?這種時候,我確實會拒絕。飯做好了,就需要一家人過來一起吃,這是一種禮節。所以我會告訴她:真遺憾你還沒看完,不過吃飯時間到了,我們先吃飯吧,因為過了飯點就沒飯可以吃了,吃完你可以繼續看書。如果她因此大哭大鬧,那可以看書,不過,要接受沒有晚飯吃。當然,如果寶寶比較小,更好的方式是,在他剛好看完一本的時候,通知他吃飯。但無論哪種方式,我都向她展示了寬容,她也向我表示了敬意,我們彼此就都不會感到壓抑和沒被尊重。
04對成年人無理
如果孩子不尊重你,那么他們肯定不會尊重其他成年人。我常常見到這種畫面:鄰居/同事:“嗨,露露?!甭堵?(沉默)露露父母:“露露,你能告訴阿姨謝謝你嗎?“露露:(沉默)不同的人對這個情況會采取不同的方式。有些父母會讓孩子站在那里直到他說話,這讓孩子和其他人都感到尷尬。我不贊成這樣逼孩子,有些孩子就是內向、害羞;有些孩子就是人來瘋,不拘小節,這些人格特征不能忽視。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人格特征已經漸漸變成了一種孩子可以無禮的擋箭牌。孩子很害羞,對鄰居的招呼就可以裝作沒聽見沒看見,完全不作回應嗎?孩子不拘小節,就可以對成年人沒大沒小,說臭屁爺爺、說我討厭這個奶奶嗎?不應該是這樣的,性格特征,不等于性格缺陷。我想沒有成年人會介意一個害羞的孩子對自己的回應詞語簡單,哪怕只是簡單的,你好,謝謝。但是如果直接被一個孩子無視、或者讓一個孩子搞得下不來臺,那滋味絕不舒服。
不管怎么說,當一個成年人對孩子說話時,出于基本的尊重,他都應該學習禮貌用語,恰當言辭。當然,孩子小的時候,確實也需要多一些的包容,所以教他們最好的方法,是在你進入公共場合之前在家里練習。假裝你是另一個大人,向孩子說些什么,比如“你好嗎?”“你叫什么名字?”和“你今天的裙子很漂亮!”然后指導孩子如何回應并讓他們練習。同時跟孩子解釋,不回應跟你打招呼的大人是不禮貌的,哪怕僅僅是回應你好和謝謝。即便對最內向的孩子來說,通過練習這也不是不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