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育兒分享:“心靈的窗口”請一定保護好!
世衛組織發布的最新近視調查數據:我國目前近視患者已經6億了!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 NO.1。小學生的近視率近40%......
看到這個數據讓人惶恐,這個“第一”拿得更是令人“揪心”,很難想象,以后寶寶看到的世界會不會5米以外六親不認、50米以外人畜不分......
看到這個數據,身為寶媽的小編,產生了極度的不安,究竟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存在近視?又該怎樣預防近視?如何促進寶寶的視力發育呢?假如近視了,可以治愈嗎?
寶寶視力發育要經過哪些過程?
剛出生的寶寶,看到的世界很模糊。隨著月齡的增長,會經過“由遠視到正常的過程”。寶寶從出生到5歲這段時間,視力會經歷4個不同階段的變化:
1. 寶寶剛出生開始,大概只能看到抱著ta的人臉。寶寶的眼睛最初只能聚焦在眼前20cm以內的東西上,當爸爸媽媽抱著他時,能看清爸爸媽媽的臉。到3個月后,寶寶的眼睛開始會隨著物體的移動而轉動,也會在盯著人部表情做出不同回應。
2. 在4 個月之后,寶寶已經能看到幾米外的物體。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的視力范圍也會不斷增加。同時,寶寶對色彩的感知能力也跟著在不斷發展,能夠分辨出顏色的差異,對色彩會特別好奇,對有色彩的東西會特別有吸引力與好感。
3. 當寶寶長到 7 個月左右,他能夠分辨物體的大小、遠近。這時候,寶寶開始學會了爬行,他會觀察任何他感興趣的東西,辨別它們的大小、形狀和顏色的不同。同時,寶寶的感知覺發育也更進一步,能夠大致辨別物體的遠近、高矮。如果你家有樓梯并做好安全措施的話,你會發現他爬到樓梯邊,就不會再向下爬了,因為他能夠感受到樓梯的高度,感覺到危險。
4. 寶寶到了一歲后,眼中的世界逐漸從二維平面過渡到三維立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視力相當于成人標準的 0.2,能夠看到幾米外的細微事物。除此之外,他們還能觀察到事物之間的空間關系,判斷物體的大小、上下、內外、前后和遠近等等。到2-3歲時,寶寶已經能分辨垂直線與橫線,有些寶寶也能區別多種顏色了,5-6歲時大多數寶寶的視力水平已經接近于成人。
雖然家長們都希望寶寶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
但相較于運動和語言來說,因為視力發育的好壞不能非常直觀地被觀察出來,所以有些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就會有所疏忽。往往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做視力檢測時,才發現竟然近視了或存在其他視力問題。
判斷寶寶近視有2個主要依據:
① 是否遺傳的問題。雙方近視、一方近視、雙方都不近視,寶寶近視的比例為6:3:1。高度近視(600度以上)的遺傳風險較大。
② 視力發育的問題。寶寶視力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子就沖刺到1.0。
這里有一個階段性視力正常值:3-5歲寶寶視力的正常值下限是0.5,6歲時的寶寶才能達1.0。0~5歲階段的寶寶是視力發育的“黃金期”。如果寶寶大量用眼,就成了妥妥的近視預備隊員。所以,家長們更需要做好的為寶寶做好預防措施,平常在飲食上也可以吃一些明目的食物。
如何促進寶寶的視力發育?
熟悉了寶寶視力的發展規律,家長才能在他成長的不同階段,給他相應的適當的“刺激”,讓寶寶的視力發育得更好。那么,在寶寶視力發育的各個階段,家長們應該做什么呢?
0-4個月:①適當用光線刺激寶寶,尤其是到了晚上,不建議在寶寶的房間開瓦數太高的燈,太亮的燈光不利于寶寶的視力發育。因此,家長可以在寶寶房間里放一盞比較柔和的燈,到了晚上只打開這盞燈,讓寶寶感受比較暗的燈光,當寶寶睡覺時就關掉。這樣一方面能夠刺激寶寶的感光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會影響寶寶熟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
②和寶寶一起看家庭相冊。這個階段,寶寶對大人的臉,尤其是眼睛非常感興趣,寶寶也很喜歡大人做出各種各樣的表情。家長可以時常和寶寶一起看家庭相冊,告訴他哪個是爸爸、哪個是媽媽、爸爸媽媽在做什么、有什么表情等等。這樣可以鍛煉寶寶的視覺辨別能力。
5-8個月:①給寶寶看不同的顏色。寶寶5個月開始,就能夠感知一些鮮艷的顏色了。這時候,家長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色彩鮮亮的玩具,最好是能發出聲音的那種,比如搖鈴。這些色彩鮮艷、有聲音的玩具,能夠刺激寶寶的視覺和聽覺神經,同時,家長也能在寶寶玩玩具時,教寶寶認識顏色。
②跟寶寶玩捉迷藏。這個階段,家長可以和寶寶玩捉迷藏游戲,剛開始玩時,如果你用手絹擋住臉,寶寶可能以為你真的不在了,會非常著急。慢慢地,你會發現寶寶會試著掀開手絹把你找出來,這說明寶寶開始發展視覺的恒常性,他明白了雖然看不到你,但你也會一直存在。
9-12個月:①鼓勵寶寶爬行。從寶寶9個月開始,家長可以在家里開辟一塊專門的爬行區,鼓勵寶寶多爬。整理這塊區域時,先要確保干凈和安全,然后給寶寶準備一些益智玩具,讓寶寶一邊爬一邊探索。這樣做,能夠促進寶寶視覺空間感的建立。
②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家長可以經常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或者是帶寶寶短途旅行。在玩?;蛴瓮娴倪^程中,不管是在居住區、公園,還是街道上,寶寶都能看到不斷移動的事物。比如行人、寵物等等,還能看到高矮、遠近不同的建筑。觀察這些事物時,寶寶的眼睛就會不斷地調節遠近,這是很好的深度知覺的訓練。
5個小習慣,讓眼睛喘口氣!
① 看電視的時長:20-20-20法則。18個月以下的寶寶,盡量不看電子屏幕!2-5歲的寶寶,一刀切禁止是不現實了,每天控制在1小時以內,且每次不超過20分鐘,遵循20-20-20護眼法則。
② 看電視的距離:屏幕對角線*5??措娨暤木嚯x,應該是5倍電視屏幕對角線的長度。所以,不同尺寸的電視,推薦的距離也不一樣。
即,如果是43寸的電視,其對角線長約為110cm,那么看電視的距離一般在5m以外。
③ 注意看屏姿勢:不平臥、不趴著看手機,不歪頭、斜眼看手機;不讓寶寶在搖晃的車上看繪本等。
④ 注意看屏亮度:與環境光線一致。屏幕亮度與環境的差距過大,不利于寶寶的視力發育。白天看屏幕時,選擇一個光線柔和的環境;晚上讀繪本時,采用“雙重照明”(如天花板燈+距讀物50cm的臺燈)。敲黑板!在挑選護眼燈時,白熾燈/鹵素燈>熒光燈>LED燈,如果選擇LED燈,一定是正規大廠生產的產品。
⑤ 預防近視:每天2小時戶外活動。保護視力,室內任何光都比不上自然光。建議每天2小時戶外活動,這“2小時”可以是由碎片時間疊加。外面天氣晴朗,叫上寶寶:“走,咱娘倆浪去吧!”
假如近視能治愈嗎?Sorry !不能! 還沒有發現任何治愈近視的方法,所以,只能是“矯正”!而非治愈!因此,眼科專家建議:寶寶出生后就應進行眼部首查;在3月齡、6月齡、9月齡、1周歲時再次做眼部檢查;1周歲后,建議每隔半年左右進行定期做眼部檢查。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寶寶的視力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要了解寶寶每一個時期視覺發育的特點,它的健康離不開家長和寶寶的共同呵護,愛護眼睛從今天開始......
更多精彩,關注NYC紐約國際福建廈門早教中心頁面
< 上一篇:NYC育兒分享:二胎家庭必修課,愛,絕不分先后!
> 下一篇:NYC育兒分享:再不陪孩子早教,ta就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