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紐約國際溫州鹿城早教中心:元宵節知識大科普
NYC紐約國際溫州鹿城早教中心,元宵節知識大科普來啦。今天是元宵節啦。是春節收尾的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的習俗你真的知道嘛?今天小編就來個大科普啦~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元宵節,大約非“鬧”字莫屬。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吃元宵
吃元宵的風俗始于宋代,當時的元宵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 乳糖圓子”、“湯丸”、“湯團”,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
溫馨提示:嬰兒的消化系統不完善,消化能力比較弱,且吞咽反射尚未發育完善,由于湯圓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比較黏,3歲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將湯圓粘在食道而阻塞呼吸,發生窒息的事故。3歲以上寶寶可以適量的吃一點湯圓,數量在2個左右
與孩子誦讀節慶詩歌
鬧元宵
元宵節,真熱鬧,看花燈,吃圓子,
小牛燈,哞哞哞,小狗燈,汪汪汪,
小龍燈,飛的高,小兔燈,跑得快。
十五元宵
十五的月亮園又園,十五的湯圓甜又甜。
十五的鞭炮響響響,點著煙花把歌唱。
十五的燈籠亮亮亮,拿著火燭把迷想。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小朋友都能猜的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游戲。和寶貝一起猜燈謎,開啟小腦洞吧!
1、五個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齊。(打一人體器官)【手指】
2、一個黑孩,從不開口,要是開口,掉出舌頭。(打一植物果實)【瓜籽】
3、人脫衣服,它穿衣服,人脫帽子,它戴帽子。(打一物)【衣帽架】
4、屋子方方,有門沒窗,屋外熱烘,屋里冰霜。(打一物)【冰箱】
5、兩只小口袋,天天隨身帶,要是少一只,就把人笑壞。(打一物)【襪子】
6、一朵紅花頭上戴,一件花衣身上蓋。天還沒亮就起床,唱得太陽升起來。 (打一動物)【公雞】
7、我是蛙泳發明家,說起話來呱呱呱。小時有尾沒有腿,長大有腿沒有尾。(打一動物)【青蛙】
8、胡子不多兩邊翹,張嘴愛說妙妙妙。廚房糧庫它放哨,老鼠見了把命逃。 (打一動物)【貓】
其他習俗
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于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后,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后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愿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里的各種祈愿,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今天我們NYC也有元宵活動呢,記得讓寶寶從小感受文化節日的氣息,更好地成長喲~更多精彩活動,關注NYC紐約國際早教中心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