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紐約國際宿遷金鷹早教中心:你省的只是5塊錢,卻毀了孩子的一生!
一個媽媽帶著4歲多的小女兒去逛超市,小女孩看上了一個5塊錢的小玩具。媽媽瞪了孩子一眼,大聲地斥責孩子:“你怎么這么不懂事!你知道爸爸媽媽每天工作有多辛苦嗎?哪有多余的錢給你買那些沒用的東西!”小女孩被嚇壞了,眼睛直直地盯著媽媽,大氣都不敢出,大概以后都不敢再向媽媽提出這種“無理”的要求了。
生活中很多爸媽都喜歡對孩子哭窮,“爸媽賺錢很辛苦,我們是窮人”,“這個太貴了,我們很窮的,買不起”,“家里很窮,沒錢給你買這個”,很多父母都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或許,這種“哭窮”教育的確會讓孩子變得節儉、懂事、不亂花錢,但與此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內心的匱乏感。孩子童年時期因為貧窮而產生的匱乏感一旦形成,將終生都難以擺脫,甚至會害了孩子一生!
①
孩子會壓抑正常的需求
如果孩子總是被父母以“沒錢,買不起”等理由拒絕,他就會在一次次失望之后,開始變得“懂事”,會常常在心里對自己說“我們很窮,爸媽沒錢,我不應該要求任何東西?!?/span>
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孩子的正常需求也會被壓抑,該有的東西不敢去爭取,想買的學習用具不敢買,想要的玩具更是不敢向父母開口。
②
孩子會變得摳小氣、摳門
父母經常對孩子強調“沒錢”“買不起”,會讓孩子變得小氣、摳門,不愿意與人分享零食或者玩具。因為僅有的少量的物質或者玩具,是在爸媽“沒錢”的情況下買的,來之不易,孩子會由于過度珍惜而拒絕分享。
一旦孩子摳門的不良性格形成后,會對今后的為人處世和人際交往都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③
孩子會變得自卑、孤僻
當班級舉辦集體活動或者同學生日聚會時,孩子可能會因為花錢而不去參加,“家里很窮,我交不起這錢”,“同學生日,大家都穿的很漂亮,送好的禮物,我買不起,還是不去丟人了?!?/span>爸媽經?!翱薷F”,會讓孩子有匱乏感,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
④
孩子可能會過度追求金錢和物質
貧窮意識會引發孩子的自卑心理,同時可能也會引發孩子的奮斗心,發奮要超越別人。但就算超越了,長大后有錢了,貧窮意識依然會根深蒂固地影響著孩子對事物的判斷,以及對金錢的過分追求。
小時候物質一直未能被滿足的孩子,長大后容易惟利是圖、處處追逐金錢,或者過分追求奢侈品,名包名表攀比著買,用以填補童年時期的匱乏感。
爸媽們,請別再教育孩子“家里窮,買不起”,而是分享給孩子工作并獲取金錢的樂趣;請別再嘮叨孩子“要懂事,別亂花錢”,而是告訴孩子你可以努力擁有富足美好的物質生活;請別再對孩子傾訴“賺錢多不容易,養家多辛苦”,而是講述你為這個家庭奮斗的自豪和滿足感。
父母對待金錢和生活的態度,才決定了孩子的未來是否豐盛。
更多精彩盡在NYC紐約國際宿遷早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