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紐約國際早教順德中心:你的寶寶感到幸福了嗎?
國內外不少研究認為:4個月大的寶貝就開始萌發延遲滿足潛力,2歲左右是寶貝自我延遲滿足能力迅速發展的時期,而家長對寶貝這一能
力的教育開始得越早,寶貝的發展也就越好。
幸福感源于延遲自我滿足
當孩子具備能夠控制自我欲望和需求,擺脫眼前利益吸引,并能恢復平衡心態的能力時,就能極大限度地感受到什么是幸福,這種能力稱
為延遲自我滿足的能力,是影響人生幸福感與未來成功的核心能力和優秀品質。
在孩子的早期生活中,延遲自我滿足的能力越早養成,那么他在未來所表現出的積極情緒要遠遠多于消極情緒;調節消極情緒的靈活強;
獨處的時候能想出更多自娛自樂的方法;與同伴的交往也比較友善;上學以后大多數學習比較自覺,有克服困難的意志,學習成績較好。
引導方法推薦
1.積極應答而不立即滿足
1歲以內的寶貝屬于感覺和沖動的混合體,他有什么要求不用會語言表達,通常就用哭來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渴望家長關注和被愛。當媽
媽就在身邊時,隨時就能回應寶寶的需求。一年多以后,媽媽會發現寶寶怎么那么缺乏耐心不擅長等待,稍不留意就會大發脾氣。其實,
寶寶并非天生這樣,主要因為家長一直都在“培養”他的急脾氣。如果用延遲滿足的方式,寶貝的耐心和脾氣就會得到鍛煉。
比如,當寶貝用哭聲召喚吃奶的時候,媽媽遠遠地用聲音答應著:“媽媽就來了!”腳步聲也會告訴寶貝,媽媽馬上就到。喂奶前,媽媽可
以與寶貝聊兩句:“寶貝餓了,該吃奶了!”這樣可以拖延幾秒鐘以培養他的延遲滿足能力。
簡短的哭聲也可鍛煉寶貝的肺活量。這是積極應答寶貝的最好方式。在第一時間立即滿足寶貝是充滿愛心,但缺乏教育用心的方式。
2.拒絕而不懲罰
2歲左右的寶貝懂得了一些道理,身體運動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增強了,他可能會嘗試一些方式來挑戰家長的愛心和耐心,為自己爭取更多的
權益,有些方式是不安全、不禮貌甚至蠻不講理的,家長一定要拒絕寶貝,拒絕不等于懲罰。
研究發現,懲罰也能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但不是自我延遲滿足能力,而是外在延遲滿足能力,即大人在眼前的時候,為了逃避懲罰
帶來的不安,便在表面上服從大人,大人一走,他就恢復原樣了。延遲滿足能力是寶貝內化了大人的要求,變成安心和樂意控制自己的行
為規則,所以大人不在身邊,他也知道應該怎么做。
拒絕就是明確堅定地告訴孩子“不”,同時提示他更好的行為規則和方式,懲罰則是對寶貝所犯的錯誤本身特別關注,用大聲訓斥、打屁
屁或者打手等方式使自己得到發泄、使寶貝感到害怕,但是問題本身并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
家長要把握好拒絕與懲罰的界限,讓寶貝在拒絕而不懲罰的教育方式中滋長自我延遲滿足能力。
3.營造和諧美滿的婚姻關系
感受幸福的模式在家庭中是可以代代相傳的。寶貝以后的生活內容將跟現在的爸爸媽媽截然不同,但是對生活內容的評價幸福還是不福,
親子之間卻有驚人的相似。有一項調查報告發現,媽媽感覺婚姻關系和諧的,寶貝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發育得更好,這已經為寶貝感受幸福
奠定了基礎。
更多精彩,關注NYC順德早教中心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