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20個家庭實用感統訓練推薦!讓寶寶告別“感統失調”!
多動好動、脾氣暴躁、注意力差、動作笨拙、反應遲鈍、過度敏感、膽小愛哭……如果您的寶寶出現這些問題,那么“感統訓練”已經迫在眉睫。
雨季剛結束,又迎來了熱情似火的三伏天,那不如就在家陪寶寶一起做做感統小游戲吧!在家也能和孩子high不停,并在無形中提高他們的感覺統合能力!
1、俯臥大龍球抓東西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強化手眼協調及雙側肢體的平衡控制,促進運動企劃能力。
做法:協助孩子俯臥到大龍球上,保持平衡姿勢。把孩子喜歡的一個玩具放在大龍球滾動時孩子伸手可觸的地方。協助孩子臥在球上前后慢慢滾動,讓孩子探身去摸玩具,必要時可使用會發聲的玩具,以幫助孩子辨明玩具所在的方位。
大龍球
2、壓馬路
訓練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有抑制神經興奮程度的作用。
做法:讓孩子仰臥或俯臥在墊子上,用大龍球在其身上滾過去。若孩子喜歡這種壓力可嘗試加重一點壓力。
3、抱球翻滾
訓練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頸部張力反射。
做法:孩子躺在墊上,雙手抱著一個排球大小的球,高舉過頭。要孩子由墊子的一端再滾回來,球不可以松掉。
4、搖搖船
訓練目的:控制迷路張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體刺激,并改善身體概念及兩側協調。
做法:孩子躺在地上,兩手抱膝身體屈起成球狀,前后搖動二十下,或左右滾動二十下。
5、拍氣球
訓練目的:手眼協調能力,動作的計畫能力。
做法:把氣球往上拋,然后雙手輪流向上拍打氣球,盡量不要讓氣球落到地上。
6、跳躍
訓練目的:促進兩側協調及前庭刺激。
做法:在地面上擺放數個小號的呼啦圈,要孩子以雙腳跳或單腳跳的方式跳過所有的圈圈。
7、鞋子走路
訓練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及計畫動作的能力。
做法:讓孩子將兩手穿在鞋子里,沿著一定的路線或腳印前進或向側邊行走。
8、滑雪
訓練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與計畫動作的能力。
做法:讓孩子兩腳分別踩著一張紙,當做是雪橇,可前進或后退地踩著紙行走。
9、運小球
訓練目的:訓練手眼協調能力。
做法:讓孩子用塑料球拍運送乒乓球,一次放一個乒乓球在球拍上,運到距離2米的大容器中。不可以用另外一只手扶乒乓球。
10、跳數字
訓練目的:增強身體平衡能力及重力感。
做法:用不粘膠剪出大的數目字1-10或1-20貼到圓形的不粘膠上再地板上,讓孩子從一個數字跨到另外一個數字上,以跨到圓形內為勝。
11、袋鼠跳
訓練目的:強化前庭刺激,控制過敏信息。
做法:孩子站在袋中,雙手提起袋邊,雙腳同時向前跳。
12、照鏡子
訓練目的:訓練空間方位知覺。
做法:家長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鏡子前面,家長做一個動作,讓孩子模仿。動作以點頭,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動身體以及轉身等動作為主。
13、腳尖步行
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做法:讓孩子掂起腳尖向前走約3米的路程。色筆刷標題
14、腳尖站立
訓練目的: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做法:讓孩子雙腳腳跟著地,腳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鐘時間。
15、來回滾動
訓練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體的控制能力及協調能力。
做法:讓孩子在墊子上或在床墊上從一端翻滾到另外一端。
16、單腳站立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
做法:孩子能扶著椅子或家長手握的棒子單腳站立約5秒。
17、走“S”型
訓練目的:空間概念,肢體的平衡能力。
做法:在地上用不粘膠粘出一條S型線段,讓孩子從一端走到另外一端。
18、推物走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手臂推的能力;手、眼和腿的動作協調能力。
做法:把會發聲的“鴨子桿”或類似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里,讓他向前推行。
19、呵癢癢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做法:家長用手撓孩子的頭頸、胳肢窩、腳底等皮膚觸覺敏感處,手的力度一陣輕一陣重,如果孩子害怕,或抗拒,先對其全身肌膚輕輕地撫摩,等孩子習慣以后再逐漸地把時間延長。
20、彎腰觸腳
訓練目的:增進身體的柔軟度及體能。
做法:在孩子的腳趾頭上分別貼一貼紙,讓兒童彎腰揭下。
不要讓壞天氣影響心情,更不要讓這些外在因素成為培養孩子變得更優秀的借口,一起在家嗨起來吧!
更多精彩,關注NYC順德早教中心頁面
< 上一篇:『寶寶輔食』寶寶是鐵輔食是鋼,一篇搞定所有問題!
> 下一篇:頭伏餃子二伏面,今天吃餃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