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頻道 > 健康疾病 > NYC原創專欄:寶寶遭遇意外時,家長第一時間應該怎么做
意外的發生往往事發突然,非??简炘谖<标P頭我們的應變能力。孩子是家庭中最小的成員,是整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要多些呵護和關愛,任其健康快樂成長!然而成長道路上難免發生意外,當孩子遭遇意外時,作為家長或者旁觀者,我們應該怎樣處理才能將傷害減到最低呢?
前兩天豆包媽媽家發生了一件特別恐怖的事,甚至接連好幾天豆媽都處在驚恐之中,看似一件小事,差點要了我兒子的命!
那天,我下班回家,陪豆包在屋子里玩了一會,我就去熱飯了,就在熱飯的這幾分鐘,沒有人看著他,我突然想起來他還在屋里自己呆著,就過去看看他,豆包鼓著嘴就像做了虧心事似的躲著我,我一看就知道他肯定又吃了地上的東西,就讓他吐出來。沒想到他不但不吐出來,還要作勢咽下去,那個不明物體明顯卡在了他的喉嚨里,我一著急就掰開他的嘴,把不明物體硬生生的摳了出來,結果嚇出我一身的冷汗~你們都猜不到,他居然吃的是一個大頭針,針頭足足有2cm那么長……幸好他還沒有完全把大頭針咽下去,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這個事給豆媽敲響了一個大大的警鐘,以前豆媽不覺得看孩子的任務有多重,現在看來,真的是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一切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都考慮進去。
于是,豆媽找了很多寶寶意外傷害的資料,希望可以給家長們敲個警鐘,防范于未然固然重要,但是一旦發生意外,家長們必須要強迫自己鎮定下來,避免在情急之下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電梯意外事故
最近發生的男嬰扶梯墜亡事件。老人抱著4個月大的男嬰走在前面,媽媽牽著目測兩歲的女童站在后面。兩個家長同時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第一個,老人單手抱著嬰兒坐電梯,老年人重心不穩,容易腿軟,而且抱著嬰兒的時候沒有使用嬰兒背帶;第二個,媽媽看到兒子摔下電梯,情急之下就拉著女兒上電梯,導致小女孩頭朝下趴在電梯上。
從完整的監控錄像看,這位媽媽跑下扶梯后繼續向下一層跑去,過程中沒有回頭看一眼。好在老人后來將小女孩抱起,才避免了又一出慘劇。
這位媽媽從3樓跑到1樓干了什么呢?新聞報道中提到,有目擊者稱,她將孩子緊緊摟在懷里痛哭不已。注意,“緊緊摟在懷里”。小朋友從3樓掉到1樓,并非沒有一線生機。但是,“緊緊摟在懷里”這種舉動除了造成二次傷害,并沒有任何益處。我理解任何一位父母在那種情形下,都是心急如焚,但是客觀地說,這位媽媽的舉動將女兒置于危險之地,又將兒子向死神推了一把。
正確的做法是:將女童放在安全的地方或者交給旁人照看,然后不要搬動男童,就地觀察,撥打120。如果要搬,也要找到一塊平板,小心地將男童挪到平板上抬走就醫。
購物車內意外摔傷
這個視頻相信很多家長都看到過,大家在逛超市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孩子站立在購物里或者在購物車里玩耍。
超市的購物車并不等于嬰兒車,它的輪子不像嬰兒車那樣穩,孩子站在里面非常容易因為重心不穩摔倒。同時,發生意外后,一定不要立刻抱起孩子,視頻中的孩子摔下來時,頭部先著地,可能頸部已經受到傷害,如果家長立刻抱起她的話,極容易造成更大的傷害。
正確的做法是:立刻按下電梯緊急制動按鈕,防止后面的上來的顧客對孩子造成踩踏傷害,就地觀察孩子的傷情,切記不要搬動孩子,不要讓孩子的脖子扭曲,立即撥打120,等待醫護人員救治。
意外燙傷
說起燙傷豆媽可是有親身經歷,小的時候拿開水壺沒拿穩,100度的開水直接澆到了我的腳面上,當時我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給我脫鞋、脫襪子,結果是襪子把我腳面的整張皮都掀了下來... ...
孩子燙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燙傷后,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如何處理,有些老人還喜歡用土方法來治療,這造成的傷害往往大于燙傷本身。
這是山東廣播電視臺報道的一起意外。2歲小孩不慎掉入一盆熱水,抱起來時皮膚已掉。爺爺奶奶見沒有起水泡,覺得不嚴重,就采用了土方法,涂了獾油。十幾個小時后其父回家發現有點不對勁,也沒有及時送醫。等到第二天送醫時,已經休克。
正確的方法是:盡快將受傷部位浸泡在涼水中,或用自來水沖洗。但不要用冰塊,也不要摩擦受傷部位。先用涼水浸泡受傷部位的衣物,然后輕輕脫下。如果貼在皮膚上了,應將衣服剪掉。用一塊無菌紗布或者干凈的毛巾覆蓋傷處。然后盡快就醫。
寫到這里豆媽已經有點寫不下去了,因為接觸這種意外事故越多,心情就會越沉重,但是同時也發現,家長在孩子遇到意外事故后的第一反應是多么的重要。
意外發生后,請父母們一定要盡量保持鎮定。既然意外已經發生,傷心難過心急如焚是最沒用處的事情,反而會干擾大腦正常的邏輯思維。此時唯有保持冷靜,才能更好地分析局面和思考對策。
如果你不知道該怎么做,且當時情況允許,那就什么也不要做,讓孩子保持原狀,然后打120,或求助專業人士。
很多時候,父母第一時間伸出的雙手非但不能救孩子于水火,反而是將孩子推向水火深處。所以,請學習必要的急救知識,確保自己能以正確的方式伸出援手。
最后,如果你喜歡我們,請多多關注NYC紐約國際,我們將持續與大家分享更多育兒資訊!
<上一篇:孩子咳嗽怎么辦,小兒咳嗽的食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