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說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
可走在大街上就會發現
近視的人真的越來越多了
近視的人也常常會發生尷尬的事情
“不戴眼鏡,整個世界都是馬賽克”
“去理發的時候,剪完理發師問我怎樣時迷之冷場”
“不戴眼鏡完全聽不清別人在講什么”
“不戴眼鏡出門,簡直沒有安全感”
……
所謂被近視眼支配的恐懼
大概就是這樣吧
近視眼給生活帶來的很多不便,使很多人紛紛后悔當初沒有好好保護眼睛,并且,高度近視(度數>600度)還會增加未來患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落、黃斑病變,甚至失明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現在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并逐年上升,小學生的近視率也接近40%。其中,學業壓力、電子產品是罪魁禍首。
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1/3的人口,也就是大約25億人患有近視。
圖片來源于網絡
前陣子,#2歲半寶寶近視900度#的新聞令人震驚,究其原因,原來是家人為了哄孩子,從寶寶1歲左右就給她看手機,每次都看很長時間,導致了寶寶雙眼近視900度且不可逆轉。
不得不提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近視度數還會加深。
確實,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能夠快速吸引孩子的注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但相關專業醫生建議,3歲以下兒童不要過早接觸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3-6歲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應超過30分鐘,最好控制在15-20分鐘以內,家長應該主動引導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時間在1小時以上,最好選擇球類運動。
如果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會帶來什么危害?
傷害孩子的視力
目前市面上很多電子設備都是按照成人的視力標準設計的,包括電子產品上的文字和圖標,而孩子的視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升的。
對于幼齡孩子來說,他們的視力不如成人,電子屏幕上的文字和圖標很小,為了看清電子屏幕上的內容,孩子的眼睛會不自覺地向前移動,導致孩子眼睛聚焦的角度增大,從而造成孩子眼睛的睫狀肌收縮幅度變大。
如果孩子長時間看電子產品,就會產生視疲勞,用眼過度引發假性近視眼,若不及時阻止,最終就會變成真性近視了。
減少孩子的運動機會
對孩子來說,他們現在的每個階段都是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常常呆坐在沙發上、床邊,目不轉睛地看著屏幕里的世界,他們在運動上的精力必然減少。
并且,孩子長時間保持低頭看屏幕的狀態,很容易造成肩部肌肉僵硬,誘發脊椎生理曲度變直,會嚴重影響孩子脊椎的正常發育。
無論大人小孩,健康的身體是未來成長發展的前提與基礎,此時享受運動和感知周圍世界的樂趣,遠比沉迷于虛幻的網絡世界更重要。
限制孩子思維的發展
清華前校長陳吉寧曾說過,中國未來社會需要的,是那種邏輯思維縝密,能夠應對變化,提出獨特想法的創造性人才。
而電子產品對孩子思維的發展有一定的阻礙作用,電子產品帶給孩子更多的是模式化的信息,約束了孩子們本該有的想象力,通過電子屏幕,孩子只會被動的接受。
相比于看繪本聽故事,其中的文字、語言等元素能讓孩子主動地對人物形象、情節等產生聯想,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德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參與實驗的孩子分別進行看電視和聽故事,然后讓兩組孩子畫出心中白雪公主的樣子,結果令人驚訝。
看視頻的孩子畫出的白雪公主線條簡單,幾乎都是一樣的;而聽故事的孩子畫出來的白雪公主卻線條豐富、形象生動。
因此,電子產品帶給孩子的知識與信息是被動的,手機、平板等智能產品不僅影響孩子的健康狀況,對孩子的認知力和想象力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影響和諧的親子關系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停止哭鬧,將手機等電子產品變成“哄娃利器”,殊不知,冰冷冷的電子屏幕永遠沒有高質量的親子陪伴來得更加溫情。
聰明的父母,不會將電子產品當成是“替代品”,與其讓屏幕慢慢消耗家庭的溫馨,還不如趁現在,收起孩子與自己手中的電子產品,與孩子面對面互動,享受親子之間的天倫之樂吧。
如果孩子沉迷于電子產品,父母應該怎么做?
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
兒童時期是視覺功能發育的關鍵時期,要讓孩子從小懂得保護視力的重要性,養成坐姿端正不駝背的習慣,學會勞逸結合,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不要讓孩子躺著看書,要在光線柔和、明亮的環境下看書,讓眼睛適當休息。
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
相比沉迷于電子產品,閱讀能夠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腦科學家洪蘭教授曾經說過:閱讀可以在后天改變孩子的大腦,凡是讀過,大腦就會留下痕跡。
但是閱讀環境好壞對孩子視力的保護非常重要,孩子需要盡量在燈光均勻、有足夠亮度但沒有刺眼光照的環境下閱讀。
另外,孩子閱讀的書籍需要具備印刷清晰、大小適當的字體,粗劣的印刷品更容易讓眼睛疲勞。
爸爸媽媽們在給孩子選擇繪本時,注意不要選擇帶反光且顏色很深的紙張,不僅會影響繪本的清晰度,長時間閱讀還會導致視覺疲勞,增加閱讀難度。
制定規律的生活作息
孩子們的暑假到了,可對于家長們來說,簡直就是“可怕的恐怖片”,于是面對孩子的各種哭哭鬧鬧,家長們依舊只能把手機當成“哄娃利器”。
其實,暑假正是培養孩子們自律、形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規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時間,能夠有效減緩孩子近視的發生和惡化。
給予孩子充分的陪伴
一個擁有足夠陪伴的孩子,絕不會貪戀手機、沉迷手機、對手機上癮的。父母對孩子的關注程度,都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也許我們沒辦法做到一整天都不碰手機,但我們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就不要玩手機,就像歌手劉耕宏在接受采訪時,他說:
“我們夫妻兩個進到家里,手機就不放在身上了。我們家有個桌子,手機只能放在那里?!?
“從我們有第一個兒子以后,我們家就沒有電視了?,F在只偶爾用投影儀給孩子放動畫片,我們自己都不看電視了?!?
對于孩子來說,即使只有短短的幾分鐘,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也能感受到。
隨著智能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們不可能完全不讓孩子觸碰電子產品,因為孩子總是充滿好奇心的,越壓制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孩子就會越渴望。
眼睛是孩子觀察世界的窗口,能幫助他們認識和探索世界的美好。
我們在滿足孩子對智能產品等新鮮事物的好奇的同時,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視力、身體與健康情況,別等孩子真正戴上眼鏡的那一刻,才想辦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