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善于社交的,很多父母還花費了很多精力去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稍鯓硬潘闵缃荒芰娔??很少有人能清晰地回答這個問題。大多數人都簡單地認為“愛說話就是社交能力強”、“內向的孩子社交能力肯定差”,其實這些觀念都是錯誤的,更加可怕的是,在這些思想的誤導下,很多父母都采用了錯誤的方法去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為此,蛋殼聯合學前教育資深專家——喵姐,開設了兒童社交商培養精品課程,在這里,你能學會如何給予“受氣包”、“小霸王”,“玻璃心”正確的引導,能學會如何培養孩子表達、交往、分享合作等關鍵社交能力,讓孩子學會社交。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商?你不得不知道這些事
社交能力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在人群中受歡迎。
怎么才能做到受歡迎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發揮自己的優勢和長項,當孩子有自己的優勢時,自然有人欣賞,自然會受歡迎。培養自己或者孩子社交能力的第一步不是為了維護關系而去討好別人。而是發現優勢并且把它發揚光大。
第二個要素:情商高
情商包括自我認知,自我調控,內驅力和同理心等幾個要素。
自我認知:
了解自己的情緒情感和內心驅動力以及對他人影響的能力
自我調控:
控制和疏導負面情緒和破壞性沖動的能力
內驅力:
指以成就感為動力,追求超乎自身和他人期望的目標
同理心:
指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反映在待人接物上的能力
第三個要素:表達和溝通能力
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如何向別人提建議,知道在何時說話更合適,以及用什么樣的方式說更合適。
第四個要素: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的世界中,矛盾和沖突都是經常存在的,解決問題包括解決矛盾和沖突以及引導人別按照你希望的方式做事情。
關于社交能力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愛說話就是社交能力強
社交需要表達,但是更要知道在不同的場合如何表達,以及何時表達。表達時不能只顧自己的感受,也要照顧他人的感受。
誤區二:社交能力強的人都是外向的
外向不等于社交能力強,而內向也不等于社交能力差。孩子的機會并不取決于內外向性格,而是取決于能力,內向的孩子同樣可以從事需要交往和出頭露面的工作,他們也可以應付有復雜的要求的高速度的任務。
誤區三:是認為社交的技巧很重要
在社交過程中,真誠和同理心比技巧更加重要。
交往的圈層問題
社交圈劃分為
四層劃分法:有4個最親近的知己,再向外一層有11人,最外面的兩層分別是30人和129人。
五層劃分法:3個最親密的聯系人在最里層,往外的各層依次是7人、18人、43人和1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