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孩子的這3個“壞習慣”,恰恰是聰明的表現
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一點點的在進步,這讓家長很欣慰和快樂,但孩子有一些生活中的壞習慣,也讓家長苦惱不已,事實上生活中有一些壞習慣并不是真的壞,而恰恰是孩子成長發育的表現。下面這3個“壞習慣”,是智力在發育,是孩子聰明的表現,你還在傻傻制止嗎?
1、光腳
很多孩子都不喜歡穿襪子,就算穿上襪子也會很快脫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光腳,容易導致孩子生病。其實光腳對孩子是有好處的,因為我們的雙腳分布著豐富的神經末梢,是我們人體重要觸覺感受部位。所以當孩子光腳行走時能夠刺激到觸覺神經發育,促進孩子的大腦和感官發育。
而且孩子光腳走路,會讓孩子走得更穩、更協調。不過光腳也要視情況而定,如果天氣比較冷,地板比較冷的話,就盡量不要讓寶寶光腳走路了,很容易造成寶寶拉肚子。
2、認生
如果孩子開始變得認生,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寶寶大約從四個月時就開始認生,知道哪些是熟人,哪些是陌生人,這就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每個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認生期,這個階段家長一定不要逼著寶寶和陌生人打招呼,不然很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成長發育。寶寶長到大約3歲時,這種壞習慣慢慢就會消失。
3、孩子的東西不想給別人
當有朋友或親戚帶著小孩來自己家里,恰巧孩子也在家時,不免會出現兩個小孩搶玩具的事情。這時很多家長覺得自己是主,人家就會要求孩子把玩具讓給客人的孩子,一旦寶寶不給還可能會訓寶寶,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正確的。寶寶之所以不給別人玩具,是因為這時寶寶已經形成了主權意識,這有助于寶寶自我意識和物權意識的發展,如果這時家長不能維護孩子的主權,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智發展。
< 上一篇:適合1-3歲寶寶閱讀的15套書籍
> 下一篇:父母陪孩子玩游戲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