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兩歲以后的孩子哭、鬧、霸道、不講理、自私、任性等等,真的都是特別特別特別正常的。
如果你正被這一時期的孩子折磨,痛不欲生,那這篇說明書可以幫助你深入了解你家小怪物的內心活動、行為特點,以及想要與他們和平共處所需的必備技能。
執拗期,俗稱“可怕的兩歲”
一般在人類幼崽一歲半到兩歲左右開始出現。過渡的好的話,到上小學左右結束。如果過度的不好,可能一直到成年以后性格里還有大量這個時期的特點。
這個階段是幼崽們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逆的是誰?當然是那些時時處處想要控制他的成年人。這些小屁孩剛從和媽媽你我不分的狀態中清醒過來,決定要譜寫自己的人生篇章,但因為年齡小,尺度把握得還不好,經常會在堅持自我這件事兒上用力過猛,造成全家的困擾。
家長們往往一時接受不了自己軟萌的幼崽突變成小怪獸,會出現:暴怒、傷心、內疚、失望等情緒,對家庭氣氛造成不良影響,故將這一階段稱為“可怕的兩歲”。
幼崽癥狀簡介
1.聲嘶力竭的哭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由于語言貧乏,自己的意愿通常只能通過排山倒海的哭喊、尖叫表達。分貝之高,足以穿透心臟,一旦愿望達成,秒止哭,演技之成熟能秒殺市場上多半鮮肉。
2.捉摸不透的情緒爆發:餅干缺了一塊,坐電梯沒讓他按樓層,小貓不聽他的話閉眼睛,你唱了他喜歡的動畫片主題曲,你出門涂了口紅,你出門不讓他涂口紅。宛如一個偏執+重度強迫癥患者,每一個細節都能迅速引爆他的情緒小火山。
3.人際關系惡劣卻不自知:嚴格奉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這一人生信條??粗蛣e的小朋友玩,你要隨時做好沖上去拉架的準備,或者帶一個紗巾或者面具,把自己臉擋起來。他不在乎面子,不害怕沖突,也不懂互利互惠的友情。
4.偶爾天使,麻痹敵人:由于此階段的幼崽呆萌可愛、“妙語連珠”、暖心體貼,經常會讓家長們誤以為自己的孩子其實是小天使。導致家長心甘情愿長期面對這種精神與身體的雙重折磨,還會找各種文章資料來學習如何讓自己的小祖宗更快樂更健康。
該癥狀的意義
1.進入這一階段,標志著幼崽們的“自我意識”已經開始萌發了。和父母較量的過程使得幼崽們可以脫離之前和媽媽共生的狀態?!拔抑允且粋€獨立的個體,正因為我和你們倆都不一樣,不聽話,就是我表達我們不一樣最直接的方式?!?/span>
如果一個人沒有自我意識,以后就可能會迷茫、軟弱、找不到自己活著的意義,只能以他人的附屬品的形式存活于世。
2.通過拒絕、堅持、認慫等過程,幼崽們慢慢學習到人類相處的游戲規則。比如:搶玩具的時候力氣最大的最沾光,如果打不過就跑,除了正面沖突,交換玩具也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等同于成人世界里的:認清自己的實力,懂得自保,化敵為友,實現共同富裕。
人際技巧是幼崽們在互相打鬧、和好、又打鬧又和好的過程中慢慢練就的,最初看似不講理橫沖直撞的孩子經過“社交”的歷練會逐漸找到自己和別人相處的平衡點。
育兒排雷要點
1.別讓你的孩子把你的心理年齡也拉到兩歲
面對執拗期幼崽,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心里默念:他有病,他有病,他有病,我不和他一般見識,我不和他一般見識,我不和他一般見識。
并不是在罵孩子,而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確實是“有病”。執拗期又可以叫做“強迫期”,用對待重癥強迫癥病人和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態度去對待他們可以保平安。
2.你不需要太放縱,也不可以太嚴格。
幼崽們在通過自己的堅持來試探你也同時在試探這個世界的規則。如果他的行為已經讓你很不舒服了,他需要知道。就好比他在外面搶玩具會被大孩子打,被打一次以后他就知道不能硬搶了。
你需要比外面的人對他寬容一些,好讓他感受到來自家庭的安全感但又不能完全無底限,那他會一直去找你的底線。
3.用分享感受來部分代替講道理
不讓你過多講道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們根本聽不懂道理,不要高估自己孩子的心智水平。
你說:你要學會分享,分享是好品質。不如說:如果你們一起玩,小朋友會很開心,你也會比一個人玩更開心。
你說:你這個行為是不安全的,不可以這樣。不如說:你這樣做媽媽會擔心害怕,你自己可能也會很痛。
你說:你叫阿姨啊,要懂禮貌。不如,不如你好好勸勸自己,兩歲的孩子叫什么人,你自己小時候被爸媽逼著叫人的場景都忘了嗎?被逼著叫人對你學習尊敬長輩有幫助嗎?這種事兒你示范就行了,孩子總有一天會學到。
4.接受你自己的不完美。
換句話就是:你自己什么樣子你自己心里沒點數嗎?還天天嫌棄孩子這啊那啊的。
兩歲左右的幼崽是最擅長讓父母丟臉的,如果你本來就對自己諸多不滿,瞻前顧后,那么一旦孩子的表現不符合你的心中的標準,自然就容易暴怒。這會兒的火氣不僅僅是對孩子的,而更多是對自己的。
放過你自己,才能更心平氣和的和孩子相處。大不了下次他再闖禍你就假裝不認識他。
備注
如果你家的幼崽已經過了兩歲,卻絲毫沒有一點點和你對著干或者脾氣不好的情況出現。
一般表現為:出奇的乖,服從性很強,喜怒哀樂不明顯,有和年齡不相符的“老成”。
那你就需要反思一下你的家庭環境,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導致孩子不能安安心心當孩子,而是要通過表演乖巧懂事兒來給大人省心。
有人說,一想到為人父母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可怕,但我想,如果真的有生娃前的培訓課程,大部分爸媽還是愿意學的,畢竟面對一個滿是BUG的嬰兒,沒人不需要指導。爹媽們也別對自己要求太高,還是那句話: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慢慢走~
? ? ? ?NYC紐約國際珠海早教中心
< 上一篇:怎樣巧妙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 下一篇:教你做一個會講故事的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