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宜賓早教中心:今年春節可以管不住自己的嘴,不能管不住孩子的嘴!
俗話說“每逢春節胖三斤”,尤其是老一輩的人看孩子,總覺得白白胖胖才可愛,因此春節期間也免不了拿出各種好吃的,助力孩子的“長肉”事業。
不過沒分寸的拿起東西就給孩子吃,一不小心就會讓寶寶造成積食、不消化、肚子疼,咳嗽,嘔吐,腹瀉,嚴重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生命。
盡管當代父母對于入口的食物本身把關很嚴格,但是吃多吃少這件事往往就被忽略了,過個節體重飆升也是常有的事情,但對于孩子來說,長胖其實并不是一件好事兒。
NO.1
你家孩子胖了么?!
肥胖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非常關注的議題,美國醫學會也提出,肥胖不僅是其他疾病的危險因素,同時也是一種真實的疾病狀態。
這意味著醫學界對肥胖的認識已從“公共衛生問題”向“慢性疾病”轉變;肥胖已成為整個世界范圍內的難題,而兒童肥胖更是越來越常見。
孩子的肥胖如果不及時干預,對健康的危害將延續到成年期,進一步增加成年后患肥胖、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
因此在2022年的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先給父母“打個”預防針,看看肥胖對孩子一生的影響,讓大人管住投食的手,孩子們邁開運動的腿。
NO.2
肥胖對未來的影響
長大后越來越胖
有研究表明,兒童期的超重和肥胖可以延續到成年。
隨著生長發育,脂肪細胞的數量在青春期達到巔峰,成年后數量不會輕易改變。
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就超重和肥胖的人,他們體內的脂肪細胞數量是普通人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由于脂肪細胞是儲存能量的場所,所以他們更容易囤積脂肪。
換句話說,小時候胖,長大了更容易胖,減肥也更難!即便是艱難瘦下來了,由于脂肪細胞是記憶的,也很容易反彈復胖。
影響智力和體格發育
肥胖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對于翻身、坐、爬、走這些比較大的動作,體形肥胖的孩子做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學習的時間也比正常孩子要長一些。
即使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會了,他們也相對顯得笨拙,這就導致他們更加不愿意去做,而做的少了活動量不足又會讓孩子更加肥胖,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
此外,過多的脂肪堆積在神經系統中,會導致兒童的大腦神經發育不良,形成“肥胖腦”,從而降低兒童的智商。
增加患病概率
肥胖孩子的免疫力比正常孩子要低,更容易發生各種各樣的疾病。
肥胖孩子的血壓高于正常孩子,超重和肥胖孩子高血壓的患病風險是正常體重孩子的1.5-2.2倍。
成年后,孩子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孩子的2.7倍,兒童期至成年期持續肥胖的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體重持續正常人群的4.3倍。
肥胖孩子的胸部脂肪堆積會影響胸部的擴張,從而影響孩子肺部的通氣功能,增加上呼吸道疾病風險,如哮喘病、咽腔狹窄、睡眠期間呼吸暫停綜合征等。
影響心理健康
肥胖引起的心理行為問題在孩子中已經很常見了,肥胖孩子經常表現出明顯的抑郁情緒和較低的自我評價,自信心不足,自卑感明顯。
與此同時,肥胖孩子患上對抗性障礙以及抑郁癥等心理精神疾病的危險性,也分別是正常體重兒童的2.5倍和3.7倍。
NO.3
如何預防肥胖
從備孕抓起
備孕期間,除了要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注意飲食和適量運動外,父母雙方都要盡量把體重維持在正常范圍之內,做到優生優育。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糾正“減肥不能吃肉”的錯誤認識,要知道嬰幼兒期和兒童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期。
在這個階段,要保證優質蛋白的攝入,如雞肉、魚肉、蛋類、奶制品等;要控制脂肪攝入,用雞蛋面包來替代高油高糖的甜點;增加蔬菜的補充,盡可能選擇低油的烹飪方式。
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轉變不利于減肥的飲食習慣。建議養成飯前喝湯習慣, 糾正“饑不擇食”、“狼吞虎咽”等不良行為。
定時吃飯,不要追著孩子喂飯,盡可能不要在就餐時看電視,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細嚼慢咽。
想要保證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作為家長就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體及智力發育,出現問題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為他們的身體保駕護航。
這個春節就先從調整飲食開始,讓孩子從“白白胖胖”變成“白白壯壯”,至于變壯壯的小秘密,點擊“答案”我們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