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2wwsy"><button id="2wwsy"></button></table>
  • <nav id="2wwsy"></nav>
  • 首頁 > 中心資訊>【父母新年愿望清單】想要擁有一個不磨嘰不拖沓的孩子!

    【父母新年愿望清單】想要擁有一個不磨嘰不拖沓的孩子!

    文章標簽:【父母新年愿望清單】想要擁有一個不磨嘰不
    2022年01月20日 1060


    成年人的世界里“患上”拖延癥讓人焦慮,在父母的世界里孩子“患上”磨嘰的毛病,更是讓人抓狂。


    今天我想通過三個簡單的心理學效應,跟爸爸媽媽們分享三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幫助孩子實現2022年的第一個小目標,成為一個不磨嘰不拖拉的孩子。


    【超限效應】


    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動作慢、拖拉,光靠催改變不了什么;媽媽越催促,孩子動作越慢,穿衣服,吃飯,走路,拿東西都越來越慢。


    這個現象就是我們心理學上所說的“超限效應”,當孩子受到的外界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就很容易產生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


    簡單來說,這就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擊父母不斷催促他這件事情。


    圖片


    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孩子出于本能的做法也沒錯;如果有人在我身邊一直沒完沒了的催催催,我也會覺得厭煩,甚至故意把自己做事情的速度放慢,讓別人又著急又拿自己沒辦法。


    想要讓孩子的動作快起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先讓父母的嘴慢下來。


    比如當孩子在餐桌上磨磨嘰嘰不吃早餐的時候,父母可以離開餐桌去準備出去玩需要帶的東西,或者一起討論今天的行程,但就是對他磨磨唧唧不愿意吃飯的事情只字不提。


    過一段時間父母收拾好準備出門,可能會驚訝的發現孩子已經乖乖的吃完飯了。


    停止“催促”這件事傳達給孩子最直觀的信息就是,你認為他能夠獨立的完成好自己的事情,而孩子享受被信任的感覺,也希望向父母證明自己是可以的,所以他們就會不自覺的加快腳步。


    【定位速效實驗】


    “定位速效實驗”也是心理學上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他講的是把孩子分為三組進行10公里徒步,第一組孩子一無所知,走了不到一半就潰不成軍;第二組孩子知道要去10公里之外,盡管堅持下來,但抱怨越來越多腳步也越來越慢;第三組孩子不僅知道目的地,還能看到路標,所以很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這個實驗其實就是想說明,當一個人有了清晰的目標和方法之后,他自然而然的就會高效的抵達目的地。


    相比于成年人來說,孩子的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更短,也更容易因為受到外界的干擾;這也就要求父母創造一個盡可能安靜環境,給予孩子一個足夠明確的目標,來幫助他們提高效率。


    圖片


    比如很多家長都有過帶孩子出去玩,卻在出門前因為孩子沒完沒了的墨跡被惹毛的經歷。


    穿衣服穿到一半,突然想起來出去要帶個好看的小水壺,拿完水壺想起來去挑一個小背包,接著就是小玩具,小零食挨個往包里面裝,就是穿衣服這事兒想不起來了。


    來來回回,家長提醒幾次之后,耐心徹底被消耗殆盡了,孩子也免不了在挨罵之后大哭一場,然后不情不愿的穿好衣服鞋子出門。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定位速效”的方式,首先跟孩子說好我們出去玩都需要準備什么,給孩子一個明確的出游清單和出門的時間點,減少對孩子的干擾,讓他們按照清單自己去準備。


    當規定的時間節點到達后,如果孩子還沒有準備好一切,那么出游的計劃就取消;最開始的階段孩子會哭鬧反抗,但是當孩子發現只要在規定時間內準備好,不僅可以出游還有小獎勵的時候,他就會“快”起來。


    【自然懲罰法則】


    教育專家尹建莉在書中講過這樣一個例子:


    有一位在職場上雷厲風行的女強人,回歸家庭做回母親的角色時,卻沒辦法引導孩子好好寫作業。


    她幾乎天天回家就監督孩子寫作業,可孩子卻對此深惡痛疾,常常完不成,成績一直是班里倒數。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尹建莉聽到媽媽催孩子寫作業的話,瞬間明白了:


    她在孩子耳邊說的最多的就是“你已經欠數學老師三次作業了,還欠著英語老師兩次作業,今天一定要寫完,不然明天老師又要批評你了”


    圖片


    提醒孩子提高寫作業的效率這事兒本身沒問題,但這樣的溝通方式和語氣會讓孩子覺得:作業是老師的不是我的,我完不完成沒關系,反正有媽媽會催我。


    在這種情況下媽媽嘗試了“自然懲罰法則”,她晚上回家就簡單的提醒孩子“該寫作業了”就轉身回屋;第二天,孩子因為沒寫作業被老師批評了一頓,當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


    都說智慧來自經驗,而經驗來自失策;自然懲罰法則,就是讓孩子親身體驗磨蹭的后果,為此付出代價,吸取教訓。


    只有這樣,他才能不斷認識到自己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從而調整自己的節奏,掌握正確的做法,不斷自覺快速起來。


    圖片


    總之每個孩子都有“磨嘰”的習慣,這是他們成長必然要經歷的過程,至于“磨嘰”的程度,則和孩子身體以及心理發展有很大的關系。


    作為父母,不妨多多適應孩子的節奏,順應他們成長發育的規律,讓孩子“快”起來。


    91在线精品欧美在线观看青青_亚洲 无码 精品_久9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在线_亚洲日韩国产综合_超97碰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