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宜賓早教中心:孩子不愛打招呼,還真不是不懂禮貌...
快,叫叔叔阿姨......
家長一邊說,一邊把躲在自己身后的孩子往前拉。往往越是被拉,孩子越忸怩。
有些孩子依著大人的意愿,怯怯地打了招呼,會得到“真乖”的夸獎;
有些孩子就算被訓斥“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也緊緊閉著嘴巴不愿意和“陌生人”打招呼。
對于那些不愿意打招呼的孩子,大人往往會帖上“不懂事”的標簽。家長覺得“沒面子”之余,也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能落落大方的打招呼,而我家孩子就這么內向,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
殊不知,現在社會信任感缺失,熟人也不能完全放心,何況陌生人。給孩子建立安全意識是最起碼的常識,比如不隨便跟陌生人說話,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隨便給陌生人帶路等。
對于那些喜歡強迫孩子對陌生人表示禮貌和親近的家長,完全忽視了這一點,就是當你在逼迫孩子對陌生人表示友好時,有沒有聽到孩子內心的吶喊:媽媽,別再逼我和不認識的人打招呼了!
孩子為啥不愛跟陌生人打招呼
性格
有的孩子生來內向
有的孩子天生外向,不等父母說話,自己就和陌生人打成一片;而有的孩子則隨了父母的內向性格,在陌生人面前表現靦腆。
這樣的孩子往往內心敏感,對陌生人戒備心比較強,想要他們對一個陌生人友好,要經歷一番鑒定和熟悉。
所以,當你覺得孩子不懂事時,可以問問自己的爸爸媽媽或公公婆婆,你或你老公小時候是不是也性格內向?
自卑
影響孩子一生
當孩子不依從自己,家長會因沒面子而當眾數落孩子:“你太沒禮貌了”“這么內向,將來肯定沒人喜歡”……
大庭廣眾之下教育孩子,家長成全了自己,卻給孩子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
孩子雖然年齡很小,但是他們能夠了解被大人說“沒禮貌”的感覺,這會讓孩子感到羞愧和挫敗。
羞愧的是自己嘴巴不甜,沒辦法討“陌生人”的歡心;挫敗的是自己做不好,沒有完成爸爸媽媽期待的事情,讓他們失望了。
這種種的感覺,都得同時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被揪出來?!比绻⒆訌男【陀X得自己一無是處,長大后不是過度虛榮,就是過度自卑。
罪惡感
給爸爸媽媽丟臉
每個寶寶都要正視一個成長難題:罪惡感。它與“好奇、主動探索”息息相關。
害羞的寶寶并非不想打招呼,只是需要時間去觀察和探索,看看這個打招呼的對象是不是對自己懷有惡意,一旦他們感覺到安全,自然會讓自己放松下來,去打招呼。
但是當自己最信任的爸爸媽媽說自己沒禮貌的時候,他們顧不上去思考問好對象的善惡,而是會產生自己真的不夠好的想法,覺得自己給爸爸媽媽丟臉了。
對策
如何讓寶貝愿意打招呼
多帶寶寶走出家門:讓寶寶多和其他人接觸,和同齡小朋友一起旅行、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幫寶寶克服害羞心理。
不要給孩子“害羞”的心理暗示:當寶貝在陌生人面前表示沉默,父母不要強迫他們,更不要說“你怎么這么內向”。
“內向”的標簽一旦貼上,孩子就會認定自己是個害羞的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自己會變得越來越閉塞。
給他充足的時間做準備:當孩子拒絕打招呼,可以說“沒關系,媽媽知道你還沒和阿姨熟悉”,這樣會緩解孩子的緊張心、戒備心以及逆反心。
當孩子有進步,一定記得適度表揚:上次孩子進入陌生環境,熟悉過程需要二十分鐘,當下次他只需要十分鐘時,一定要及時表揚和鼓勵。
模擬繪本故事情節:比如和孩子模擬《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的場景,讓孩子來做醫生,家長扮演鱷魚,或角色互換,以增強孩子的表達能力,達到孩子熟悉社交禮儀的目的,讓他們敢于表現自己。
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特長,有的天生是外交家,有的天生是創造者,孩子偏內向,只要不影響正常交流,家長就不要草木皆兵。
打招呼看似是個非常小的細節,但是卻體現了孩子的性格和社交能力。
對于孩子來說,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都是屬于他獨特的性格,沒必要強行去要求孩子做出改變。
一個性格好、心理健康的孩子,才是每個爸爸媽媽努力的目標。
但是社交能力是能夠通過后天的學習和與人相處,得到進步和改變的。
給自己家的寶貝選擇“NYC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能夠通過專業的課程和豐富的體驗,帶給寶貝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早期成長時光。
讓寶貝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中,不知不覺成長成一個能力強,性格好的孩子。
NYC給嬰幼兒最好的開始
給父母最好的選擇
我們堅信每個孩子
都擁有自然賦予的潛質
我們堅信更多豐富體驗
才能激發孩子無限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