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宜賓中心:摔了一跤,卻獲500萬贊!看,她究竟是如何漂亮的堅持...
放棄很容易
可堅持一定很酷
//////////////////////
你/離/勝/利/只/差/一/點/堅/持
//////////////////////
在一場重要的體育比賽中
起步就是個大跟頭
接下來你會選擇怎么做?
↓↓↓
在2020—2021年度
北京市青少年短道速滑聯賽
第一站U8組500米四分之一決賽中
8歲的馬子惠剛出發就不慎摔倒
......
在500米短道速滑的賽場上
稍稍的失誤就很有可能與勝利失之交臂
更何況是這樣“出師不利”的摔跤呢?
而馬子惠小朋友在摔倒后
沒有猶豫
立刻爬起來追了上去
↓↓↓
雖然由于摔倒,馬子惠被其他三位選手拉開了很長的距離,但是她似乎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一路加速,不停地追趕著前方的其他選手。
30米、20米、10米、5米、1米
......
馬子惠不??s短著與其他選手的差距
她憑借著堅韌的毅力與強悍的實力
以及不放棄,堅持到底的強大信念
接連超越三位選手
率先沖過終點
在500米短道速滑的賽場上
稍稍的失誤就很有可能與勝利失之交臂
更何況是這樣“出師不利”的摔跤呢?
而馬子惠小朋友在摔倒后
沒有猶豫
立刻爬起來追了上去
雖然由于摔倒,馬子惠被其他三位選手拉開了很長的距離,但是她似乎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一路加速,不停地追趕著前方的其他選手。
最終,馬子惠也順利進入決賽
并奪得了該項目的冠軍
對于一個年僅8歲的女孩來說
首次參加正式比賽就能夠
在遇到重大失誤的情況下
依然堅持不放棄
努力追趕完成比賽
這又怎么能不令人感動呢?
。。。。。。
“她站起來的那一刻就已經贏了”
“那種全力奔跑的姿態太感人了”
“她在閃閃發光呀,莫名感動”
這個世界上有人成功,有人失敗
其中有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堅持
作家格拉德威爾曾經提出1萬小時定律,即: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的時間。
許多人在談到人生經驗的時候,也都會提到堅持的重要性,堅持可能是個痛苦的過程,當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后,許多人發現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可能就放棄了,而那些成功的人,往往是在大多數人都選擇放棄的時候,依然認定了目標選擇堅持,就算看不到希望也一路向前,最終到達了勝利的彼岸。
曾經看到這樣一道考題: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反復嘗試100次,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會是多少?備選答案有:10%、23%、38%、63%。結果,大多人選了10%,少數人選23%,極個別選38%,63%幾乎無人問津。
然而,正確答案恰是:如果成功率是1%,意味著失敗率是99%,按反復嘗試100次計算,失敗率就是99%的100次方,約等于37%,最后成功率應是100%減去37%,即63%。
也就是說,一件事反復嘗試與堅持,它的成功率竟能由1%上升到63%??梢?,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犯懶或者是一些力不從心,無法解決的困難時,引導孩子不拋棄、不放棄,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父母這種堅持不懈地“逼”,是幫助孩子讓夢想照進現實的必修課。
堅持性指在某種困難情境中,為達到某一目的而堅持不懈地克服困難,并在此過程中表現出持續或持久的一種行為傾向。
對于兒童來說,堅持性是指兒童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上,且努力去完成任務的行為能力,與兒童的注意力相關,是自我控制發展的標志,也是意志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兒童將來的獨立性、社會適應、學業成就、問題解決能力等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堅持性讓孩子得到了什么?
學會了吃苦
孩子會明白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想要獲得成功,背后必須付出足夠的努力與汗水。
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做到長久的堅持,就一定會不斷取得進步、有所收獲,哪怕沒有實現自己想要的目標,堅持的過程也是一種對自我的不斷超越,內心的滿足和成功的體驗便是對孩子最高的獎賞。
獲得自信心
孩子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而收獲的成功,會讓他的內心更加篤定而踏實,他會更加堅信“我可以!”“我能做到!”更有勇氣去面對挫折、磨難,也會更加自信。
兒童堅持性的發展階段
隨著幼兒年齡增長
堅持性發展會越來越好
研究表明,兒童堅持性的發展與大腦皮質的抑制過程相關。
★1歲半~2歲的嬰兒已經出現堅持性的萌芽。
★3~4歲:堅持性處于低水平階段
研究證明,在3歲孩子的大腦中,大腦皮質興奮的過程占著很大的優勢,讓自己平靜下來的腦功能(術語稱作抑制機能)還不成熟。
正因為如此,3歲左右的孩子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較差,他們做事缺乏堅持性,并且還常常一轉眼就忘記了成人的要求,特別是對于那些枯燥的任務,他們真的很難堅持。即便對于相對簡單的操作,也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很難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這導致他們經常轉移注意力而忘記做應該做的事情。
★4~5歲:堅持性發展關鍵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大腦皮質的抑制功能慢慢變得完善(讓自己平靜下來的能力增強了)。
在孩子的大腦中,興奮與抑制過程漸漸趨于平衡。在一定外部獎賞刺激下,他們開始能比較穩定、平靜、堅持地做事。
★5~6歲:堅持性趨于穩定階段
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幼兒大腦皮質抑制機能的發展,大腦興奮和抑制逐漸平衡,而且隨著言語調節作用的逐步增強,孩子的堅持性開始趨于穩定,注意力的時間會更長,并能主動克服困難,在堅持性行為中表現出一定的策略,堅持性顯著提高。
如何培養孩子的堅持性?
堅持性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
主要取決于環境和教育
研究發現,不同氣質類型的幼兒堅持性發展也有相應的差異。
具有抑制氣質的孩子較為安靜、順從,對比開朗活潑、積極好動的孩子更容易堅持。對于活潑氣質的孩子,獎勵會激發他們的堅持性,在相對枯燥的任務中更加明顯;而抑制氣質類型的孩子則有可能會因為焦慮、謹慎小心、退縮、行為動機不強等特點反而影響他們的堅持性。
所以,不論你的孩子屬于哪種性格或氣質類型,堅持性的培養與發展,更多有賴于我們為孩子提供什么樣的環境和教育。
從孩子的興趣出發
興趣是堅持的原動力。對于感興趣的活動,不用別人提醒,孩子也會非常專注投入,并且持續時間比較長;對于不感興趣的活動,家長再怎么要求孩子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因此,家長為孩子提供的活動和材料要從孩子的興趣出發,使之成為孩子的主動選擇。
保持環境安靜
在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過程中,保持環境的安靜是很重要的,要盡可能避免給孩子帶來干擾。同時,過多的擔心和責備也會打擊孩子做事情的積極性。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和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讓孩子體驗到認同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增強孩子的自信;敏感捕捉孩子在做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情緒反應,并給予必要的支持,這些做法都將有助于孩子堅持性的養成。
巧用21天習慣養成法
如果想讓孩子堅持做一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做這件事成為他的日常習慣。
? 心理學研究表明:形成穩定的習慣需要持久訓練90天,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第1天—第21天,屬于被動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從第21天—60天,屬于主動階段(產生認同);
第三個階段是從第60天—90天,屬于自動化階段(內化于心)。
只要能幫助孩子堅持90天,就會內化成為一種習慣,而且這種好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
巧用目標倒逼法
意志薄弱是當前孩子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許多孩子遇到一點挫折與困難,便想要逃避、放棄,缺乏迎難而上的勇氣與決心。父母不妨幫助孩子制訂一些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并列出詳細的實施計劃,然后讓孩子逐個實踐。
有了目標,就會有方向,容易激發孩子的斗志,讓孩子朝著目標去努力,而每一個短期小目標的實現也會不斷促進孩子意志力的提升。
巧用父母的影響力
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嚴于律己、持之以恒,就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孩子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自然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堅持。
家庭成員要求統一
家庭成員之間對孩子的要求如果不一致或缺乏一貫性,也會影響孩子堅持性的發展;成人對孩子的每一次屈從,都會成為對孩子消極意志行為的一次強化。
培養孩子的堅持性
是個需要耐心教導的過程
在生活中父母還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孩子的堅持性。
比如如果孩子喜歡花草,父母可以利用家中的陽臺,買來花盆和一些花籽,教孩子種花草,讓孩子在培育花草的過程中,觀察看植物生長的過程,如何時發芽、長葉、開花,體會一個生命的成長。
? 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明白:無論你怎樣著急,你今天撒下種子,它不會明天就長大。要想有收獲,你必須耐心的等待,給它澆水,有時還要松土,并讓它享有受到充足的陽光,逐漸讓孩子體會堅持一定會有收獲。
小編語:
堅持來NYC紐樂堡早教托育中心上課也是培養寶寶堅持性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嬰幼兒時期是毅力開始萌芽和初步發展的時期,因而,培養寶寶具有堅強的毅力將對其一生的發展產生重大的、積極的影響。為鼓勵堅持不懈出勤上課的好學寶寶和最努力的模范爸媽,NYC紐樂堡早教托育各分中心特設NYC會員出勤記錄卡,不僅可以記錄寶貝課程的出席情況,還能憑出勤記錄領取精美的獎品哦!
//////////////////////
上帝是公平的,把一扇門的鑰匙交到每個人手中的時候,其實就是讓用堅持走到成功的大門,并打開它。
人生的每一個過程就是堅持,而堅持就是讓自己不斷提升的過程,也是讓一個人不斷積累經驗和教訓的過程。
人生,多一份堅持就多了一份希望;多一份懶惰和放棄,就少了努力的遠方。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讓我們積極引導、培養孩子堅持做好每一件事,走好人生的每一條路,讓他/她們的生命在堅持中充滿著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