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2wwsy"><button id="2wwsy"></button></table>
  • <nav id="2wwsy"></nav>
  • 首頁 > 中心資訊>【小貼士】90% 的寶寶都「吃」過的 4 種虧,你家中了幾個

    【小貼士】90% 的寶寶都「吃」過的 4 種虧,你家中了幾個

    文章標簽: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天津早教,育兒分享,資訊,小貼士
    2017年11月05日 2549

    好不容易把娃帶到了 5 個月大,疲憊不堪的寶媽們似乎終于可以松口氣了。


    但還有一項全新的任務正在悄悄到來。


    那就是:添輔食!



    和喂奶一樣,很多媽媽都會在這里懵圈甚至走入誤區。比如:


    • 將蛋黃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過早添加雞蛋


    • 怕寶寶消化不良或食物過敏,1 歲之后才給寶寶添加雞蛋


    • 給寶寶喂食大人吃的飯菜、甚至調味品



    相比成人,寶寶的消化功能真的很弱,比如唾液分泌量少、胃容積小、肌肉力量弱,胃動力較弱,胃酸濃度低,消化酶濃度也低。


    所以媽媽在寶寶的「吃」上必須多仔細。


    首先,我們來看幾個常見誤區:


    寶寶不長牙只能吃糊糊


    寶寶沒有長牙并不意味著都只能吃泥糊狀食物。


    寶寶的牙齒出生后就藏在牙齦下面,即使沒有萌出,牙床也具有一定的咀嚼能力。


    媽媽可以根據自家寶寶咀嚼吞咽能力的發育情況,給予不同性狀的食物以嘗試。


    1歲以后才可以吃肉


    有些媽媽認為寶寶腸胃功能弱,1 歲以后才能吃肉。


    但事實上,嬰兒添加輔食后就應該盡快豐富食材種類。


    寶寶添加輔食后,媽媽就可以給寶寶引入肉類了。尤其是紅肉是優質蛋白和鐵的良好來源,如豬肉、牛肉、羊肉等。


    初次添加可以做成肉泥,與富含淀粉類的食材一起混合攪拌,會讓肉的口感更嫩滑。


    米湯米油更有營養


    有的地方還習慣給寶寶喂米湯或是米油,覺得是很有營養的食物。但實際上,稀米湯雖易于消化,卻不適合作為主要輔食。


    首先,米湯米油不需要咀嚼,這不利于較大月齡寶寶的口腔和咀嚼功能的發育。


    其次,它們的營養密度極低,遠遠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的同時,還占用了較多的胃容量,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


    不過,寶寶生病期間胃腸消化能力減弱,還是可以喝適量米湯補充液體作為過渡。


    沸水才能把米粉泡「開」

    有些媽媽給寶寶沖米粉喜歡用開水,認為這樣可以讓米粉完全溶解在水里,寶貝好消化。


    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


    因為米粉中所含的一些營養元素,比如維生素、微量元素,在遇到高溫的開水的時候,會被破壞掉。


    因此,給寶寶沖泡米粉時,不宜用沸開水,水溫在 60~70 攝氏度比較合適。


    除了以上 4 個最常見的誤區之外,寶寶也不宜在滿 4 月齡前添加輔食。


    因為寶寶消化系統不夠成熟,過早添加輔食容易引發胃腸不適,進而導致喂養困難、增加感染風險。




    那么,寶寶到底應該怎么吃,更易消化又有營養呢?


    適合寶寶的食物原則 


    1. 食物不要太干燥


    小嬰兒的口腔尚在發育,柔嫩、血管豐富,且進食后唾液分泌不如成人旺盛,過于干燥的食物很難下咽,容易造成口腔黏膜損傷。


    因此,小寶寶準食物應富含水分易于咀嚼吞咽。

     

    2. 一次不要喂太多


    母乳在胃中的排空時間約 2~3 小時,配方奶約 3~4 小時,混合食物約 4~5 小時。


    故平均約 3 小時左右喂食一次母乳或者配方奶較為適宜。添加輔食后可以適當降低喂食頻率。


    此外,由于嬰幼兒食管下括約肌比成人短、張力低,所以容易食物返流。


    ?所以?要避免單詞喂食過多過飽,以免食物或奶返流。

     

    3. 選擇營養密度高的食物


    不同年齡的寶寶胃容積是不一樣的。剛出生的時候只有 7mL,大約一顆玻璃球那么大。


    即使是 1 歲的寶寶,胃依然很小,大約只有 250~300mL。


    有的媽媽就會問:胃小就少吃,這難道還有講究?


    是的,寶寶的胃容量大小,實際上決定了寶寶一次可以吃下多少食物。


    如果胃容量小、吃得少,營養又低,就跟不上寶寶的營養需求。像上文提到的米湯,營養低又占胃容量,就不是一個好選擇。


    媽媽應該選擇營養密度較高的食物,以提供更高的能量、優質的蛋白質和豐富的微量元素,比如乳制品。

    91在线精品欧美在线观看青青_亚洲 无码 精品_久9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在线_亚洲日韩国产综合_超97碰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