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西安蓮湖早教中心:寶寶睡不踏實、翻來覆去?做好這 5 點,睡個安穩覺
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討論:我的寶寶睡覺不踏實怎么辦?
寶寶的一舉一動都牽絆著爸媽的心,就算簡單的睡覺,爸媽也不忘左看看右看看,生怕錯過了什么?
那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寶寶睡不踏實,該怎么辦?
我們的睡眠是有睡眠周期的,睡眠周期是由快速眼動期(REM)和非快速眼動期(Non-REM)組成的,并交替出現。
對于一個足月出生的嬰兒來說,活躍睡眠大概占據了睡眠總量的50%以上。
直到3歲,這個比例才會下降到33%,進入兒童或者青少年階段,才會下降到25%。而成人這個比例只有20%~25%。
嬰兒的淺睡眠比例本來就高啊。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總會覺得孩子睡不好,睡得淺的一個重要原因。
孩子睡不踏實還有很多原因:
◆ 1歲內的寶寶
常常為生理因素,需求沒滿足寶寶便會睡不踏實,比如餓了、尿了、睡眠環境不合適,如太熱或太冷。
◆ 1歲以上的寶寶
除了要考慮生理上的不適,還要考慮心理因素,如寶寶認床、做噩夢、尿床,或因為上床睡覺時間不固定導致睡眠狀態受影響。
如果白天或睡前玩得太興奮了,晚上睡覺時也可能出現睡不安穩的表現。
2
這些睡不踏實的現象都會令旁觀的家長覺得寶寶很難受,從而心生不安。
那么我們又該采取什么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呢?
夜間少護理
寶寶2~3個月大后,家長在夜里要盡量少更換尿布,寶寶如果有動靜,可先不予理睬,除了喂奶夜里不要過多護理寶寶。
喂奶時也不要開大燈,不要與其說話或玩耍,以免讓寶寶的精神活躍,難以再次入睡,也可逐漸減少喂奶量,讓寶寶體會白天和晚上的不同,從而逐漸養成一覺到天亮的習慣。
盡量做到早睡早起
我們大人盡量不要晚睡,更不要經常夜生活,為了孩子的健康,盡量少出門(對那些愛出門的孩子爸說的),要盡可能以身作則的培養好孩子的生活節奏。
在固定的地方入睡
盡量讓寶寶一旦睡覺就回到自己晚上睡覺的小床上入睡,如果白天是由家長抱著睡,或者先在沙發、搖床、夫妻的大床哄睡,等睡著后再放回小床,也會讓寶寶在淺睡眠階段時因感覺到睡眠環境的變化而醒來。
用飲食規律來協助調整
如果晚餐吃得過飽或攝入熱量過高的食物,孩子會因腸胃不適而睡不著,或因精力異常充沛而不想睡覺。
如此的惡性循環對于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因此,寶媽和孩子都要注重“早餐吃飽、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的原則。
幫助嬰幼兒分辨晝夜
室內光線要有晝夜明顯的分別。日夜活動應該有明顯的區別。
白天小睡也不必掛上窗簾,不需要刻意制造安靜環境。夜間睡眠就需要黑著燈(可以用小夜燈)與白天小睡有所區別。
那寶寶從什么時候開始培養睡眠習慣?
3-4個月的寶寶應該開始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寶寶3~4個月時晝夜節律很好建立。白天有固定的小睡時間,晚上為長睡眠。每天平均睡14-15小時。
他們白天通常睡3-4個小覺。有的寶寶晚上睡眠連續可達6個小時。這時可開始訓練你的寶寶建立健康的睡眠常規。
3個月的寶寶應當培養不含奶頭入睡的習慣,如果寶寶喂奶時入睡了,媽媽應將寶寶叫醒,在他醒時放到床上自己再入睡,目標是分開吃和睡,隨著寶寶成熟,寶寶可以發展為吃睡分離的習慣。
如果寶寶經常晚上醒,媽媽可以試著安慰寶寶而不用喂奶。如果母乳喂養,你可以讓爸爸安慰。如果間隔4小時了,也許是餓了要吃奶了,這時再喂奶。
對于身體發育狀況不同的孩子來說,需要的睡眠時長也是不同的。
比如:
對于新生兒來說,往往需要14至17個小時的睡眠;
嬰兒需要12至15個小時;
學齡前兒童(3~5歲)需要10至13個小時;
學齡兒童(6~13歲)需要9至11個小時的睡眠;
而青少年則需要8至10小時的睡眠時間。
以上是專家推薦的睡眠時長標準,只有達標了,孩子才更容易長高。而之所以讓孩子睡足覺,也是想讓孩子在睡眠中多分泌生長激素。
有兩個時間段,生長激素的分泌最為旺盛,分別是21:00-1:00,5:00-7:00,錯過這兩個時間段,等于錯過了孩子長高的黃金期。
值得注意的是,生長激素大量分泌的前提是,孩子必須處于深度睡眠狀態。否則,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就會大打折扣,進而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其實,寶寶發育不成熟,很多原因都會導致睡得不踏實,耐心細心地排查原因,改善能改善的,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
總之,孩子到了睡覺時間,家里就盡量為孩子營造一個適合睡眠的環境,這需要全家的配合。為了孩子的身體,請父母一定要做到。
放松一些,讓我們和寶寶共同成長。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NYC紐約國際西安蓮湖早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