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2wwsy"><button id="2wwsy"></button></table>
  • <nav id="2wwsy"></nav>
  • 首頁 > 中心資訊>NYC育兒分享: 咬手指這個行為正常嗎?

    NYC育兒分享: 咬手指這個行為正常嗎?

    文章標簽:NYC,福建廈門早教中心,廈門早教中心,紐約國際
    2018年10月09日 1813

    孩子的吮吸欲望是天生的。有統計表明,90%的正常嬰兒都是有吮手指的行為,甚至有很多孩子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會吃手。我們都知道6個月以前的孩子都會有非常強烈的吮吸需求,有的高吮吸需求的寶寶甚至連喝奶也不能滿足,就會開始去吮吸自己的手指。而大概等到6個月之后,孩子的吮吸需求不再會像之前那樣強烈,逐漸減弱,但依然能看到很多寶寶也會去啃咬手指,這個時候其實是寶寶在探索自己的身體。從弗洛伊德的理論來看,孩子在出生后到1.5歲之前,嬰幼兒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口部,他們是靠吮吸、咀嚼、吞咽、咬等口腔活動,獲得快感與滿足。另外在兒童長牙的時候,孩子也會去咬手指。一般而言,兒童在2-3歲,這種吮手指的現象就會自然消失。


    咬手指這個行為要分年齡段看待,一般2-3歲之前的咬手指行為更多是孩子的吮吸需求和探索外在的表現形式,只要不高頻率地出現都是正常的,以平常心待之;當然如果孩子在1歲左右的時候頻繁地咬手指也可以考慮引進其他替代物比如安撫奶嘴等。


    廈門早教中心


    為什么孩子會頻繁地咬手指?


    生理因素:


    可能是因為體內缺少某種微量元素如鋅、鐵等,這個可以從寶寶的身體進一步觀察出來!


    心理因素:


    1. 口欲期未得到滿足,咬手指是孩子的未完成事件。


    孩子在一歲之前會通過吮吸等口腔活動獲得快感與滿足,會喜歡用嘴去嘗試,用舌頭去舔,咬手指自然是一個極容易實現的途徑,其實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一個口欲期的行為,但是一旦當我們家長在不了解這些知識的前提下,會出于衛生干凈的原因,會不停地阻止孩子用嘴去嘗試探索世界的這個行為,無意中就是壓制了孩子的天性,剝奪了孩子了解世界的機會與權利,在孩子的心理埋下了一個嘗試未果的心愿,這對于孩子來說就是未完成事件。所以在以后的生活和成長過程中,當孩子自身有能力可以輕易地去實現這個未完成事務的時候,就會本能地去做這樣一些行為,那么頻繁地咬手指這個行為就見怪不怪了。


    缺乏環境刺激,安全感的缺失,尤其是缺乏成人的愛撫和關心,而孩子又沒有找到合適的釋放途徑的時候,會導致孩子以咬手指的方式自我安慰。


    2. 心理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


    美國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也有過咬手指的經歷,并且這種行為一直持續到16歲,他曾說過每當忍不住咬手指的時候,他都能感覺到自己內心強烈的焦慮。


    家庭氣氛不和諧、家人關系緊張父母之間經常發生爭吵、父母過于嚴厲經常否定孩子、受到家人和老師的批評、責罵、缺少玩伴、到一個陌生的新環境、初上幼兒園等等都可能會讓孩子感受到緊張和焦慮。


    當孩子去咬手指的時候是反映出緊張、抑郁、沮喪、自卑、敵對等情緒狀態的,比如有的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緊張焦慮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咬手指來緩解這種壓力,因為這種吮吸會讓他們想起喝奶的感覺,我們都知道喝奶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放松、滿足,而這種在環境中激發出來的咬手指的行為正是起到了這樣一種自我安撫的作用。事實上,這其中有的孩子由于一直咬手指,反過來又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成為繼發性精神刺激因素。


    3. 模仿


    當孩子只是模仿他人導致的偶爾咬手指行為一般不會延續,除非側面強化,例如家長總是阻止、指責、教育。


    還有一些特別的孩子是因為比較好動,喜動不能靜,而一旦有的家長小題大做過度控制孩子的行動之后,將小事情演變成家庭沖突的時候,孩子就會從原先的行為轉化為咬手指的行為。


    更多精彩,關注NYC紐約國際廈門早教中心頁面


    91在线精品欧美在线观看青青_亚洲 无码 精品_久9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在线_亚洲日韩国产综合_超97碰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