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紐約國際烏魯木齊早教中心:焦慮養娃的時代,耐心點,好嗎?
你已經有多久沒有好好地陪著孩子耐心地玩了?
有沒有耐心地看孩子專注地做一件事?
有沒有耐心聽孩子問問題?
耐心,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奢侈品了。
我們已經無法耐心地去給朋友寫一封長信。
也沒有耐心去認真地讀完一本書。
甚至沒有耐心去好好吃一頓飯。
……
特別是我們對親密的人,很容易對他們發脾氣,感到不耐煩、充斥著不滿。
對孩子是如此,對父母長輩亦是如此。
記得有一次,奶奶因為不熟悉操作而導致廚房的抽油煙機停機了。
而我需要放下手頭的活,去打開吊頂重啟的時候。
沒有耐心地我竟然在那抱怨著。
而她就在一旁緊張地跟我解釋著,說她也不知道怎么弄的。
最后我沒好氣地跟她說:“不要你炒菜了,以后都不要碰,危險!”
我知道自己的態度不好,脾氣太大,后來跟她道歉。
后來岳父來我家幾天,剛好我們外出了兩天。
他教會了奶奶怎么用抽油煙機和煤氣灶。
然后,她真的學會了。
這次來我家,直接上手就給我炒了家鄉帶來的豆角。
70多歲的她想著做點事兒,可在這些工具面前顯得像個孩子一樣。
面對新的東西,不知道怎么去弄。
唉!我為什么不多給她一點耐心呢?
2
對孩子,我們的耐心更是不足。
甚至在孩子認真玩的時候,父母也急不可耐地催著孩子。
還記得以前經常帶兒子去的公園里,那里有不少孩子玩的項目。
其中有一個涂鴉的地方。
我經常會在那看看孩子們涂鴉。
記得有一次,我看到一個穿紅衣服的小男孩,正在那安靜地涂著。
媽媽就坐在他的身邊。
不停地看手機,嘴里催著孩子,“快點??!這里加一點顏色,你怎么笨,快點,做什么事都慢”。
“為什么要這么著急呢?媽媽”
“因為媽媽有事,得送你回家去?!?
“你不是今天陪我半天嗎?”
“快點!再說就不畫了?!?
孩子只能努努嘴,趕緊拿著筆,想盡快涂。
沒想到把顏料弄翻了。
這時媽媽發起脾氣,抱怨他笨手笨腳、做事拖拉。
可是,這能怪孩子嗎?
假如你耐心一點,讓他一個人安安靜靜地涂畫。
肯定不是這樣的結果。
讓孩子白白受了這番氣。
可仔細想想,我們的孩子,受的這樣的氣還少嗎?
只是小小的他們,還無法跟你拒理抗爭罷了。
當孩子蹭過來的時候,總是說:“別煩我,自己玩去?!?
當早上去上學時,總是每10秒就催一次:“快點快點,遲到了” ,稍有點磨蹭就會對他大吼大叫。
當孩子犯了錯,馬上就追著他去改正:“我只數到三,趕緊的,后果自負??!”
給孩子輔導作業,最后崩潰地發脾氣:“為什么??!總是學不會……”
……
這樣的時刻正在不知不覺中,傷害父母跟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
所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
你的內心會懊惱自己的失控。
為什么要對孩子這樣呢?
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3
當焦慮占滿你的時候,耐心就沒有一席之地了。
焦慮的父母,是當下教育的一個通病。
周六,我像往常那樣給孩子輔導作業。
這次的作業是表演一個英文對話的小故事。
我問他難不難。
他跟我說一點也不難。
我在微信群看老師發的資料,有孩子跟著書讀,有孩子跟著音頻讀,還有一個孩子能脫稿了,被老師重點表揚了。
我當時就說,不錯嘛,這個小朋友還能不看書就背了。
小家伙一聽就說,“我也行!”
“那你試試看!”
結果他開口一讀,主要的單詞沒任何問題。
但是句子卻并不完整,很多地方是含糊著帶過。
我就有點著急了,想著給他去糾正。
結果越糾正他越背不過,越背不過我內心就越急。
所幸地是我沒有發脾氣。
因為還是能控制住,可說話的語氣還是透出我的焦慮和不滿。
看得出小家伙很緊張。
那天一整個下午,我們就在那不停地練習。
最后還是不行。
我控制自己的脾氣,跟他說,“你先玩,把書放下,明天再說,我先去睡會?!?
然后內心安慰自己,“一兩個月前,這樣的英語故事,就是是帶讀,他都跟不上,跟那時候比,如今的表達能力已經了不起了。耐心呢?給點耐心吧!”
可我閉著眼睛就是睡不著。
“一次放松,次次放松,一次落后,然后一次加一次,就真的落后了?!?
這個想法浮現了出來。
但我趕緊又打住了。
面對孩子的不足,做父母的心情大抵如此。
焦急而不安,恨不得把這不足馬上補上。
可孩子呢?
其實他一直在努力地讀??!背??!
我平靜下來后,晚上跟他說:“爸爸還是相信你的,因為你現在的表現比以前好了很多,目前你還小,而且英語的鍛煉時間還不夠,我們多花點時間來學習!”
第二天早上,我又帶讀了一遍。
他竟能對著書本完整地讀出來了。
雖然跟脫稿的孩子比,略有不足,可我還是為這樣的進步感到高興。
幸好我沒有大發脾氣,而是選擇一遍又一遍陪他練習。
幸好我沒有否定他,而是愿意選擇相信他。
其實,孩子沒變,還是真誠、坦率、積極、向上。
他們沿著自己的成長節奏和規律徐徐向前。
變的是同行的我們。
因為耐心,正在慢慢消失。
請對孩子多點耐心。
急什么呢?童年那么短,那么珍貴!
而人生那么長,這只是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