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聰明地保護自己,是人生重要的功課!”
當得知自家孩子在外邊被欺負了時......
?
有些家長會覺得“小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無須太在意”,從而忽略了孩子可能受到的心理傷害;
還有部分家長會感到非常氣憤,鼓勵孩子“打回去”并疏遠他,急忙給孩子樹立一堵保護墻,對孩子過度保護。
那么,當小朋友被欺負后,到底怎樣的處理手段才是有效且具有普適性?家長又該如何有效緩解孩子恐懼、抵觸的心理情緒呢?
一個朋友是幼兒園老師,她說現在當老師真的太難了。
幼兒園有兩個小朋友打架,等老師發現的時候,兩個孩子都在哭。
孩子歲數也不大,問了很久也說不清楚到底誰先動手。老師只有兩個孩子都批評一下,哄一哄。
晚上朋友就收到一個孩子母親電話,因為聽說孩子下午被別的孩子打了。
朋友馬上向孩子母親解釋,兩個孩子是打過架,不過說不清楚是誰先動手打人。老師們事查看過孩子是否受傷,沒看見孩子身上有傷痕。
孩子母親很生氣,朋友安慰了一個多小時,才算是勉強解決了這件事。
朋友說,現在當幼兒園老師挺為難的,他們總是叮囑孩子們不要打架??墒切『⒆釉趺纯赡芸刂谱∽约浩?,老師也不能一直都看著每個孩子。
她問我,該怎么辦才好?
要不要打回去?
我們先看看如果“打回去”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1. 被打的孩子遭到更嚴重毆打
往往愛打人的孩子都是特別容易被激怒的孩子,被打的小孩如果還手,很可能進一步激怒打人的孩子,遭到更嚴重的毆打。
2. 打人的方式被孩子視為解決沖突的方式
如果鼓勵孩子被打了就打回去,孩子也可能會覺得打人是解決沖突的最好手段。
3. 兩個孩子都受到嚴重身體傷害
被打了打回去很可能變成一場嚴重的打架,誰能保證在這個過程中不給對方造成意外傷害呢?
但讓孩子默默忍受更加錯誤。
如果孩子從小受欺負不敢反抗,或者覺得自己不應該反抗,他會越來越自卑,在他成長過程中會遭到越來越多的欺侮。
當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時,他該怎么做?
一位香港爸爸的建議最好。
他告訴孩子,如果被別人欺負,要勇敢、堅定說出這句話:你不要再欺負我了!不然我要打你了!
孩子做很多事情可能都想不到后果,這句話會讓打人的孩子知道,如果他還繼續欺負別人,后果會怎樣。
當孩子考慮后果的時候,他會很快冷靜下來。
即便他不平靜,聽到突然發出的、極大而又憤怒的聲音,大部分孩子會有些害怕。而害怕,會讓很多小孩停止下一步行動。
比如打回去,這種方法更容易制止打人的孩子繼續使用暴力行為。
讓孩子把這句話背下來,然后練習,要說得很有自信,很有勇氣。這種應對"被欺負"的方式對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更有效果。
隨著孩子長大,培養他們適當社交技能、讓孩子擁有自信心才是避免被欺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