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烏魯木齊早教中心:父母們必須面對的是,你的孩子必將平凡(一)
所有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你的孩子必將平凡。孩子們終將很平凡,是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容易被問到一個問題:“你長大了想做什么???”日本的小孩子在面臨這個問題時,往往會回答,長大了想當電車司機、面包師、清潔工……
但這樣的答案在中國是會被無情嘲弄的。誰家孩子要是敢說自己長大了的夢想是做個廚師,就連他的爹娘也會覺得顏面盡失。
在中國,父母們早早就教會了孩子標準答案,長大了只能做科學家、文學家、宇航員……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被認為有出息,父母們才會有面子。更為重要的是,這符合父母們“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
中國父母最難接受,也最不愿意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會是一個極其平凡、極其普通的人。即便是從內心隱約意識到這一點,也定要排除萬難,創造條件把孩子培養成天才。
于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成了很多中國父母給自己擬定的宏偉目標,也是他們賦予自己的偉大責任。
當然,這情有可原,無可厚非。所以,我們不用去探討這是出于什么心理,也不用去爭辯這種做法的對錯。
我們只說明一個事實:99%的人99%的可能會平凡地度過一生。
從概率上來說,一個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與工作中找到快樂、幸福與平靜,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而我們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忽略了這99%的部分,而是將精力集中在剩下1%極其渺茫的希望中。這意味著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注定了會失敗的豪賭,是很多人悲劇的開端。
事實上,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一樣,長大后大部分都做了電車司機、面包師、清潔工等平凡而普通的工作。
不同的是,日本人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有數據顯示,日本人往往可以在一個崗位上工作超過五年,甚至有很多人一輩子就做一份工作。而中國人則總是牢騷滿腹,頻繁跳槽。
面臨差不多的工作內容、薪資收入、生活壓力,日本人往往沒有中國人那么焦躁不安,抱怨連連。究其原因,正是中國人從小被教育要做一個不甘平凡的人中龍鳳。無論是從心態上,還是從能力上,都喪失了從平凡生活中攫取幸福與快樂的能力。
所以,我們很多人過得并不快樂。
承認你的孩子很平凡,也是和自己和解的機會
有一位媽媽,和所有的母親一樣,從小就立志要讓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
兒子還在小學階段,她就軟硬兼施讓他背完了《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全套,還規定每天都要讀一篇名家名篇的美文。
后來她發現孩子對閱讀興趣不大,就改用聽。因為買不到合適的磁帶,她就親自上陣,每個學期給孩子親自錄制十盤以上的磁帶。如此堅持了數年。然而,等孩子上初中了,每次考試在現代文閱讀一塊都基本不能得分。
這位母親不理解,不接受,生氣,痛恨,最后絕望。每天要給自己暗示、強調八百遍那是自己親生兒子,才能勉強克制自己不動手將其打傷。
痛定思痛,這位媽媽最后分享說:“最終,我意識到在這方面,他就是一個沒有天分,不靈光的孩子,我才沒發瘋?!?/span>
認識到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這實在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這不僅能夠讓父母正確認識孩子,接受孩子,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和自己和解,和孩子和解。也能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如果明明知道孩子是個平凡而普通的人,卻一定還要想方設法,削尖了腦袋將其培養成精英。結果不僅會讓自己在回報與付出的巨大落差中絕望,還會給孩子營造一個假象,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是個了不起的人,抱有了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結果眼高手低,以為自己懷才不遇??傆X得自己明明是千里馬,卻始終遇不到伯樂。
無法正確認知自己的平凡,又如何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快樂和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