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早教】中元節到了,家長如何溫柔地向孩子解釋“死亡”與“鬼”?
還記得《尋夢環游記》中的亡靈節嗎?人流涌動的街道,燈火通明的墓園,還有令人大吃一驚的亡靈世界,歡樂簡直溢出屏幕,感染到每一個人。祭奠亡靈并不是墨西哥特有的節日,中國也有,不過在中國,叫做中元節。
和電影中的歡樂氣氛不同,在中國,提到中元節,眾人都會有種怕怕的感覺,因為,它還有一個名字——鬼節。但其實呢,中元節與除夕、清明、重陽共為中國四大傳統祭祖節日,是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的節日,可是非常重要呢!
節日期間,寶貝們看到成人的一些活動,難免會問到關于節日的話題。
“媽媽,今天為什么要祭拜祖先???”、“人為什么會死呀?”、“為什么人死了就再也見不到了?”孩子希望能理解這些關于生命的問題,但在大多數成人看來,“死亡”、“鬼”這些詞匯都是“禁忌”。如何讓孩子了解死亡、鬼,珍惜生命健康,對父母和孩子們自己,都是個不小的難題。
坦然回答不要躲閃
家長要學習的是,如何巧妙引導和解釋孩子面對死亡時所產生的“為什么”。“面對這類問題時,家長要很坦然地告訴孩子,不要緊張,不要恐慌,也不要嚇孩子?!睂<冶硎?,不要躲閃孩子的問題,因為這樣反而更易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從3歲左右開始,特別是5、6歲時,便可能對“死亡”的概念發生興趣。但因心理發展階段不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死亡的理解也有差別。
把握時機選擇場合
如果孩子想問,就告訴他,可以通過一些合適的機會和合適的場合;但如果孩子沒有問,也沒有必要一定讓孩子去理解。
1、中元節、清明節等祭祀祖先的時間
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樣的詩,未嘗不可讀給孩子聽,慢慢地,孩子就會記住了,在孩子不問時,不用講解,有一天,孩子一定會明白詩句所有的意思。而且在這樣的節日里,可以和孩子講一些清明節的風俗知識。
2、動、植物死去時
如果家里養的小動物,尤其是孩子也參與喂養照顧小動物,那么在小動物離去時,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哪怕孩子想要再看幾眼,或者想要親手掩埋,抑或想要以自己各種各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時,我們都要尊重并且給予我們成人的理解和幫助。這時,有的孩子會很傷心,也有的孩子不在意。但是每個年齡段的孩子不一樣,心理表現也不一樣,理解孩子并尊重孩子是最重要的。
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呢?
1、對學齡前孩子最好講故事
對學齡前孩子,用講故事方式更合適,甚至可告訴孩子一些仙逝的老人在世時的小故事,不要把過度悲傷的情緒傳染給孩子。至于孩子懂不懂,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也要提醒家長,別把天堂太美化了,“如果把天堂說得太好了,說不定孩子會向往去天堂,反而收到反效果?!?
2、給家長推薦的著名兒童繪本
通過繪本中的圖文故事,告訴孩子關于死亡的概念,比如《天堂里的好地方》、《最美的葬禮》,就是關于死亡的很好的闡述。
理解死亡、緬懷逝去的親人等等也都可以通過繪本閱讀來告訴孩子相關的知識。
想了解更多,請瀏覽NYC江蘇泰州早教中心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海陵南路296號 青少年活動中心一樓
電話:0523-86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