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2wwsy"><button id="2wwsy"></button></table>
  • <nav id="2wwsy"></nav>
  • 首頁 > 中心資訊>自從學會跟孩子“發脾氣”,我的日子好過多了!

    自從學會跟孩子“發脾氣”,我的日子好過多了!

    文章標簽:自從學會跟孩子,發脾氣,我的日子,好過多了
    2018年09月05日 2154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絡


    轉載已獲授權


    自從學會跟孩子“發脾氣”,我的日子好過多了


    1、在很多爸媽的眼里,好像對孩子發脾氣就是不合格的父母。


    所以常常有媽媽問:


    “魚爸,你有沒有對孩子發過脾氣?”


    “當然有??!”


    仔細一算,次數還真不少。


    特別集中在剛做爸爸的頭兩年。


    雖說孩子的情緒容易崩潰,剛做父母時,大人又何嘗不容易崩潰呢?


    所幸的是,通過一路地成長,如今的我不會隨便跟孩子發脾氣。


    因為我學會了怎么跟孩子“發脾氣”,而且日子也好過多了。


    不會覺得那么憋屈,也不會常常陷入悔恨的境地。


    2、很多媽媽覺得跟孩子發脾氣,讓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流露,簡直就像犯罪。


    所以有一位媽媽跟我說,“我剛剛因為孩子吃飯太慢兇了幾句,沒想到孩子委屈地哭了很久,我真的很后悔,我不是一位好媽媽?!?/span>


    前幾天,還收到了一位媽媽的留言。


    “昨天,我又跟孩子發脾氣了,晚上一宿沒睡,想起兒子受傷害的表情,真恨不得撕掉自己的嘴巴。我該怎么安慰孩子呢?”


    跟孩子亂發脾氣,傷害了孩子,肯定是父母的不對。


    只是做了媽媽,就不能有脾氣了嗎?


    難道一定要憋回去,或者要后悔死才行么!


    曾經,我也有過無數次這樣的經歷。


    記得有一次,帶小小魚在家里午睡。


    因為前一晚熬夜的緣故,我感覺整個人難受,想著趕緊睡一會。


    可是小家伙卻在床上滾來滾去。


    快睡著的時候,突然感覺臉上被硬東西砸了,


    痛的大叫。


    一瞧是兒子丟了一本厚厚的書在我臉上。


    我當時火冒三丈,大聲地吼了他,


    還重重地打了他的屁股。


    也沒有多聽他解釋,然后翻過身繼續睡。


    沒想到他在那大聲地哭鬧著。


    我就把他帶到客廳,讓他在那里哭,別吵我。


    后來,等我冷靜下來詢問時,老婆告訴我說,中午兒子只是想要我給他講個睡前故事再睡。


    他想把書給我,沒想到丟的太重,砸到了。


    那天晚上,我很認真地跟小家伙道了歉。


    也為自己這火爆脾氣深深地反省。


    到底我能怎么辦?


    3、這幾年,帶娃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學怎么發脾氣。


    總結了幾點經驗,分享給大家:


    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要把孩子當作出氣筒。


    這一點其實是引起內心悔恨感的主因。


    因為很多情況下,孩子的行為只是一根導火索。


    小小的一個錯誤,比如打碎一只杯子,或者只是想多看一會電視。


    就得到劈頭蓋臉地臭罵,越扯越遠,最后新賬舊賬一起算。


    可是冷靜下來才發現,因為自己本身的壓力太大或者情緒壓抑,需要一個出口。


    結果孩子就成為了那個潰口,因為打著為你好,愛你的名義,更容易讓大人在發泄情緒的時候自我感覺良好,毫無顧忌。


    而且,小小的孩子不總是會輕易原諒父母么?


    可是,這樣做,只會讓親子關系慢慢陷入僵局。


    如同溫水煮青蛙一樣。


    父母的自我縱容,最后只會親手毀掉親子間的親密關系。


    就算發脾氣,也要內心盡量平和,立場堅定。


    這個平和,很多脾氣修養高一點的父母能做好,比如不暴躁,不打罵。


    只是做到堅定,有一點難度。


    怎么做?


    首先,雖然不打罵孩子,但是表情可以嚴肅,表明自己的態度。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不能跟孩子發脾氣,所以事事慣著孩子。


    有一次,在小區外邊遇到一個4歲多的孩子,猛地一下把一個比他小的妹妹推倒在地。


    他的奶奶趕緊把小女孩扶起來。


    看著大哭的孩子,奶奶跟小男孩說:


    “趕緊跟妹妹道歉啊?!?/span>


    可是她說這句話的時候,還是笑嘻嘻的,說給小女孩的奶奶聽。


    那個男孩一聽,就扭頭不理會。


    小女孩的奶奶也說:

    沒關系,小哥哥是不小心的?!?/span>


    應該也是礙于情面。


    然后各自拉著孩子走開了。


    其次,父母的立場一定要明確,


    樹立的規矩不會改變。


    因為該發脾氣的時候,還是得有脾氣。


    孩子的行為總會有不當的時候,這就需要大人給他糾正引導。


    比如夏天有的小男孩會掀開女孩們的裙子。


    有媽媽會嘻嘻哈哈地說:不要這樣做??!


    孩子一聽,覺得有意思,好玩。


    下一次就會直接去摸屁股了。


    你又無所謂地說:


    “他還是一個小男孩,不要想歪了?!?/span>


    可是你有沒有顧及當事人的感受?


    為什么不能嚴肅一點,明確地告訴孩子:


    不能這樣做,這是規矩。


    讓孩子看到你堅定平和的態度,看到你嚴肅的表情,明確的立場。


    這樣的脾氣,可以發。


    4、你肯定會想,誰來發這個脾氣最合適?


    一般情況下,是最了解這個孩子,陪伴最多的那個人來做。


    能把握輕重,效果也會好。


    所以,大多情況下是媽媽們做。


    這就有個問題在里面,比如上一分鐘媽媽還溫柔似水,下一秒就需要她來嚴肅地執行規矩。


    不僅自己轉換角色累,孩子也往往適應不了。


    如果爸爸能參與進來就好了。


    因為爸爸在這幾點上具有先天優勢。


    在養孩子的過程中,總是需要一個人唱紅臉,一個人唱白臉的時候。


    當孩子犯錯了,爸爸來批評有時更管用。


    特別是青少年時期,媽媽的作用往往不如爸爸有效。


    當然,在一些原則問題上,父母雙方要先達成一致。


    這個紅臉白臉不是說兩個人對著干。


    而是在教育溝通的方式上,可以采用兩種方式。


    溫柔和嚴厲都要有。


    就好像上面說的平和跟嚴肅都要有一樣。


    有了爸爸的參與,媽媽就會輕松很多。


    這樣就能進退有余,要知道,關鍵時候,有一個轉彎或者補充的人,對媽媽來說簡直太重要了。


    另外,不管什么時候,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一旦你發現自己對孩子發脾氣,是自己錯了。


    一定要記得跟孩子說一聲對不起。


    可以告訴孩子你自己的真實感受。


    跟孩子一起分析為什么會發脾氣,我們能怎么做?


    這樣還能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理解情緒,學會管理情緒。


    其實,真的能做到這些的時候,你就會很少跟孩子發脾氣了。


    本文為魚爸原創, 圖來源網絡,新書《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最好的教養》熱售中。


    更多精彩,關注NYC紹興早教中心頁面

    91在线精品欧美在线观看青青_亚洲 无码 精品_久9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在线_亚洲日韩国产综合_超97碰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