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2wwsy"><button id="2wwsy"></button></table>
  • <nav id="2wwsy"></nav>
  • 首頁 > 中心資訊>有些人,真的沒資格生孩子

    有些人,真的沒資格生孩子

    文章標簽:有些人,真的,沒資格,生孩子
    2018年08月07日 2021

    媽媽的偉大,從來不在子宮。


    親子關系是需要維護的,不是你給了孩子一個生命就恩情四海。


    7月4日,湖南有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搓麻將,為了方便,她直接把孩子罩在凳子下。凳子空間狹小,孩子手腳和脖子都不能伸直,困在椅子里伸手蹬腳,哇哇大哭。


    但孩子的媽媽繼續打麻將,搓得昏天地暗,就像完全沒聽到孩子的哭聲。


    網上罵聲一片,還驚動了公安。大家紛紛在為這個孩子的未來擔憂,但我卻更想說一句:


    我們總聽到有人嚷嚷25歲要結婚,30歲要生孩子。


    但很多人忽略了一個問題:你的生理適孕年齡是到了,那心理上的呢?心理上的適孕年齡,到了嗎?


    生一個孩子,意味要付出什么,你真的想清楚了嗎?你真的具備這個耐心和能力了嗎?


    很多家庭,都像是兩個巨嬰兒在帶著一個小嬰兒,孩子最終長成啥樣,全憑造化。


    生理成熟,心理卻沒到適孕期的人,貿然結婚生子,會帶來很多麻煩,甚至是悲劇。


    你憑什么不幫我帶孩子


    今年五月,紹興的陳阿姨因為不想幫兒媳帶孩子,被兒媳罵上了熱搜。


    陳阿姨年輕時就是個創業強人,現在一年還有三五百萬收入。她覺得自己還不老,生意還在做。如果幫兒媳帶孩子,自己的生活就全被耽誤了。


    所以,當兒子兒媳滿心以為陳阿姨百分百會同意帶孩子的時候,陳阿姨說了一句:“不行!我不帶。要帶,也是有空閑的時候幫忙搭把手?!?/span>


    氣得兒媳破口大罵:“你現在不幫我帶!將來就別指望我給你養老!”連自己的兒子都覺得陳阿姨很過分:“你憑什么不幫我帶孩子?別的老人家都搶著帶,你為什么這么沒良心?”


    網上其實有不少站在兒子兒媳這邊的,但老年人就應該圍著孩子孫子轉嗎?他們已經完成了自己養育下一代的責任,為什么不愿帶孫子,就不配被贍養了?


    這筆帳,算的不僅糊涂,而且混賬至極。


    有些人真的沒資格生孩子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父母幫子女帶孩子,變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很多年輕父母,甚至會在生孩子之前就跟老一輩談好條件:“我生了你要幫我帶,不幫我帶,我就不生!”


    北京的張女士,因為怕辛苦,在結婚之初,就堅決不生孩子。張媽媽一直勸,最后女兒說:“我生了,你來北京幫我帶。你不幫我,我就不生?!?/span>


    孩子出生后,張媽媽就只身跑到北京來,照顧孩子,照顧一家人的生活。


    張媽媽很陽光,愛熱鬧,但來北京后,她沒有朋友,每天的活動范圍不過菜市場和小區。


    以前,張媽媽是一個儀態很好的優雅女人,但幫帶孩子后,她的腰越來越直不起來,走路駝著,干活扶著,晚上酸得睡不著,半年而已,頭發就全白了。


    后來,張媽媽實在受不了,就跟婆家約定好,雙方輪流照顧。每次輪到她回老家,她就像一個放假的孩子?;氐嚼霞姨?,嘮嘮嗑,睡幾晚,不幾天身上的毛病就都好了。


    因為自由的感覺,勝過神丹妙藥。


    一個孩子,如果真的愛自己的父母,又怎會忍心給她們自顧不暇的晚年,再添重負嗎?父母雖然是最放心的托付者,但他們幫,是情分,不幫,也是本分。


    你自己生的孩子,憑什么要求父母一定要幫你帶?


    每個人都應該自己對人生負責,如果你自己沒有準備好為一個孩子,至少獻出幾年的青春,那請你不要生。


    因為你的心智,還是一個不愿承擔責任的孩子,你的心理適孕年齡,還是未成年。


    手機才是你的孩子


    小寒雖然當媽幾年了,但自己還是個愛玩手機游戲的孩子。


    下班回到家,她就是癱沙發打游戲。孩子纏著她一起做游戲,她就扔一部平板電腦給他看動畫片。孩子不想看了,讓她陪他玩,她就說:“媽媽好累啊,能不能讓媽媽休息一下?”一打又是一個小時就過去了。


    后來,孩子沉迷游戲了。出門在外,只要給他一部手機,他就可以安靜地坐兩三個小時。一把手機拿走,他就變得很焦慮,狂躁。小寒發現勢頭不妙,開始嚴禁孩子玩手機。


    有天下午,孩子因為要不到手機,一怒之下,竟用打火機把窗簾點燃了,點完還把門反鎖后離開。所幸發現得早,沒有釀成大禍。


    孩子沉迷游戲,好像是很多家長的煩惱。但捫心自問,有多少沉迷,是因為父母的“言傳身教”呢?


    據《2017年國民家庭親子關系報告》顯示,只有54.4%的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會專注在孩子身上,不看手機。


    兩年前,一檔名為《音樂大師課》的音樂節目,一個7歲的小男孩,在節目中吐槽爸爸經常玩手機不跟他玩,他求爸爸陪他玩,爸爸總是拒絕他。


    有些人真的沒資格生孩子


    最開始,他模仿爸爸打游戲的樣子,還笑兮兮地十分可愛。


    他說他記憶中,爸爸只牽過他兩次手。一次是在游樂場去買冰淇淋,一次是去爬山。他印象特別深刻。


    主持人問他,牽著爸爸的手是什么感覺。他說很溫暖。


    主持人接著問他,那被爸爸拒絕是什么感覺。這個活潑的小男孩突然哽咽了,最后崩潰地說:我就會想,爸爸為什么拒絕我。


    為什么爸爸會拒絕我,是我不夠乖嗎?是我哪里做錯了,所以爸爸才只愿意陪手機玩,不陪我玩?


    最后,他選了一首《父親》獻給父親,只因為歌詞里有一句:“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溫暖手掌”。


    孩子的心愿這么簡單,爸爸能稍微放下玩手機的手,多牽著我。


    很多父母,就算抽出時間來陪孩子,也是手機不離眼睛。甚至,一起出門,走在充滿危險的路上,父母依舊放不下手機,終釀成大禍。


    孩子被在眼前被貨車碾死時,父親正在低頭看手機。


    母親一路走一路玩手機,女兒離開自己的身邊渾然不知,瞬間就被車撞死。


    為人父母雖然需要學習,但它不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一個愛無能的人,不會因為結婚了就成為合格的伴侶,而一個缺乏耐心和責任感的人,也不會因為生了孩子就變成合格的父母。


    投胎,真的是一場豪賭。


    如果你心理上還沒準備好,那我想說,先別忙著生?;蛘哒f別禍害一個無辜的生命。


    巨嬰父母 孩子只是發泄的工具


    2013年,四川榮縣一個叫吳秀娟的媽媽,因為睡覺的時候被兒子的哭鬧聲吵醒,盛怒之下,竟親手掐了兒子十幾分鐘,“起床氣”讓她掐紅了眼,完全看不見孩子的掙扎。


    掐死兒子后,她又補了個覺,睡醒后繼續賴床玩手機。兒子的尸體,就在她身邊一點點變硬。


    直到晚上,家人才發現了孩子的尸體。吳秀娟被帶到警局之后,又發現,她肚子里又懷了一個兩個月的孩子。


    對于一個剛剛喪失了獨孫的家庭來說,還真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


    有些人管理情緒的能力,可能還不如一個蒙童。但卻因為她有生育能力,就可以決定另一個人的大半生。


    今年6月,東莞警方接到報警,一個4歲男童被親生母親當街暴打。警方介入后,才發現孩子被打的頭腫臉青,遍體鱗傷,連生殖器都被打腫了。


    他遭母親毒打,只是因為母親半年前和老公離婚,心情不好,所以一不爽就被拿來泄憤:“打自己的孩子天經地義,我生他時差點難產死掉,早知道他不聽話,還不如當時掐起死”。


    新聞一出,伊能靜發微博大罵:“如果你照顧不好孩子,就不要生不要生不要生!”


    多少人以為自己把孩子生下來就功勞大過天,殊不知,你自以為的恩,可能是他們一生受苦受難的開始。


    真的,如果覺得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照顧不好孩子,就不要生。


    你不是在陪孩子玩 你是在玩孩子


    自今年起,有些視頻軟件在全網大火起來。很多年輕家長,可能是覺得好玩,可能是想博流量,想紅??傊?,從這些短視頻,你會驚訝,原來中國還有這么多荒唐的父母。


    拿毛巾包孩子表演雜技的,有想過一失手,孩子可能會是什么后果嗎:


    拿孩子當玩具彈跳發射的,磕到硬物怎么辦?摔傷脊椎怎么辦?想過嗎?好玩嗎?


    拿臉盆裝著孩子一起玩過山車的,想過只要孩子稍微動一下就會摔下來嗎?想過離電視那么近,你眼睛難受,孩子的比你更難受嗎?


    還有為了“鍛煉”孩子膽量放她下枯井的,枯井下面是否有危險,孩子會不會從此有心理陰影?這些你想過嗎?


    還有拼命揉孩子臉的:


    他很痛,在哭了,你看見了嗎?還是這就是你想要的效果?


    這些真的好玩嗎?


    武漢曾有個爸爸,為了學網紅視頻的高難度動作,失手將孩子的脊椎摔到永久性受損的。


    你們不是在陪孩子玩,你們是在玩孩子。


    如果你們自己還是個孩子,真的就不需要再生一個孩子了。孩子需要被呵護,而你還沒長大,還不懂得怎么去呵護他。


    如果你還小 請別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上


    其實,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做父母會犯錯,需要學習,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


    但在進入這個角色之前,我們確實應該去衡量,除了在經濟上,你在心智上做好迎接孩子的準備了嗎?


    生理有最佳適孕年齡,心理也有。但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學不會怎么去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正如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毛曉彤生父,毛曉彤從出生到成功,他就只是貢獻了自己一顆精子,是母親把他從“垃圾堆里撿出來”。


    但他卻要挾毛曉彤給他5000萬,不然就要一杠子捅到底,一起下地獄。這種“捐精式育兒”,實在是讓人感嘆:


    親子關系是需要經營的,不要覺得你給了一個孩子生命就恩情似海。


    如果你不能像個成人一樣,給他盡職盡責的撫養和照顧;如果你覺得自己還小,那就不要輕易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上。


    這也是一種責任。


    來源:國館:最中國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煉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里,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國館2017重磅新書《快樂的人,都有溫潤的趣味》正火熱銷售中。


    更多精彩,關注NYC紹興早教中心頁面


    91在线精品欧美在线观看青青_亚洲 无码 精品_久9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在线_亚洲日韩国产综合_超97碰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