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2wwsy"><button id="2wwsy"></button></table>
  • <nav id="2wwsy"></nav>
  • 首頁 > 中心資訊>初五這么做,這個年才不算白過!

    初五這么做,這個年才不算白過!

    文章標簽:初五,這么做,這個年,才不算,白過!
    2018年02月28日 1786

    今天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意味著春節接近尾聲了,而豆媽心里最大的感受莫過于-—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


    “有了全年無休的商超,再也不用提前備年貨;新衣服隨時都可以穿,再也不用等到初一;春晚雖然會播著,但大多淪為刷手機的背景音;手機自拍P圖那么方便,何必再等到春節大合影......”


    過年的儀式越來越精簡,才漸漸發現好像丟了些什么。


    紀錄片《舌尖上的新年》里有這么一段話:“年味越來越淡,只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飯失去了吸引力……母親每到過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們想吃什么呢?兒女們都說隨便,您隨便做。只好年年依舊?!?


    現在這個物質富足的年代,我不禁擔心,我的孩子還能體會到傳統的“年”給我們留下的文化傳承嗎?


    如果有一天,孩子問我:“為啥破五要吃餃子,餃子是中國文化么?”我又該怎么回答呢。


    我們常說,這個時代需要世界公民,家長也致力于培養孩子成為世界公民,擁有全球視野和資源。


    可是,成為世界公民的第一步,是別忘了自己的根。


    相比出國移民、掌握國際化的語言、認識世界上每一個國家,不如先了解自己的國家、歷史和未來,為自己的語言和文化驕傲 。


    文化可以讓咱們的孩子更清晰的自我定義,更有自信。如果沒有這個基礎,起再洋氣的英文名,上再厲害的國際學校,他的世界觀也可能只是一盤散沙。


    在孩子因為好奇無知問你破五是什么意思之前,不如主動告訴你的孩子吧!


    不需要繁文縟節,也無需大費周章,只是動一點點小心思,就能給孩子一個更有色彩的新年,讓孩子更了解自己的傳統和文化。


    讀繪本,做手工


    我們可以給孩子講講過年的意義和習俗,讀讀有關春節的繪本,做做傳統的民俗手工,比如寫對聯、畫年畫、剪窗花等等。


    繪本《團圓》


    拍全家福


    換上紅色的大棉襖,一家人聚在一起,拍一張團團圓圓的全家福。拍完后,不要只是放在電腦里,沖洗出來掛在墻上或夾在相冊中,每年春節都拿出來看看。


    讓孩子自己參與進來


    讓孩子參與特定節日的流程。比如從小年開始,告訴他們糖瓜沾、掃房日、推糜黍、煮大肉、宰只雞、把面發、蒸饅頭,而后剪窗花、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守夜、團拜……帶著孩子一一完成這些,這樣他們才會明白,原來,這就叫“過年”!


    年終總結


    與孩子一起做一下去年的年終總結,比如去年長高了多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讀了哪些書......?


    我們可以幫孩子準備一本成長日記,每年問同樣的問題,然后把孩子的回答記錄下來。等到若干年后再打開,估計你和孩子都會感動到淚崩?!?


    怎樣,關于新年傳承您找到適合自家的方法了嗎?


    美國曾做過這樣一個研究調查,發現“gathering stories and memories”(收集故事和回憶)所帶來的幸福感,遠勝于物質的滿足甚至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就。


    過年期間,看似瑣碎但卻刻骨銘心的家庭小傳統,都將在孩子的成長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培養孩子成為世界公民之前,請先把自己的文化銘記于心吧!

    91在线精品欧美在线观看青青_亚洲 无码 精品_久9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在线_亚洲日韩国产综合_超97碰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