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湖州梅地亞早教中心:老人帶孩子,有問題可以提嗎?
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真是百感交集,覺得有一肚子話想說。
做情感節目幾千期,見過太多婆媳、母女、翁婿、父子,因為養育孩子觀點不同矛盾百出?,F在每個家庭也就一兩個孩子,大家都當做寶貝,同時把很多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出現些許小毛病,家長就會覺得受不了,甚至開始埋怨日常陪伴孩子的老人,兩代人的溝通問題就此產生。
老人幫忙帶孩子,似乎算是中國特色了。
我自己也難逃這樣的問題,女兒出生之后,先是公婆幫我照顧了七個月,之后就一直是和我爸媽一起生活。
八年來,在教育和照顧孩子方面我們也有過意見分歧,但是每每都可以順利化解,所以現在女兒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保持了良好的關系,而且熟知每個人的性格特點,挨個“對付”。
幾年過來了,無論是公婆,還是和爸媽,都平安無事的相處。我也總結了一些方法,如何和老人交流孩子的成長問題,在這里,和大家分享:
第一,求大同存小異。
首先有一個情況必須搞明白,帶孩子不是老人必須要做的事,幫你帶那叫情分,不幫忙那也是本分。人家來幫忙了,我們當然只有說謝謝的份,就是雇個阿姨咱也得尊重啊,更別說那是生身父母。
我這八年的經驗就是,小小不言的事情過去就得了,比如孩子吃什么、穿什么,不必太刻意,要不咱就自己管,要不咱就得接受老人那一套。
我女兒從小我爸爸媽媽帶的最多,我和我媽審美不太一樣,他總覺得小女孩要穿的鮮艷一些,再弄個彩色頭繩才漂亮,而我接受的現代觀念比較多,喜歡給女兒穿黑灰白咖啡這些色系的,這樣每天看女兒的衣服就知道早上媽媽在不在家了。
開始我也想改變媽媽的審美觀,可是后來發現這是種在骨子里的東西,她年輕的時候都是黑灰一片過來的,現在喜歡點鮮艷的也無可厚非,所以我也不糾結了。
我媽有個巨大的優點,每次我接女兒到單位陪我過周末,他都會問我給孩子帶哪件衣服,這就行了。
其他我不在的時間,愛穿什么穿什么,反正最多再過兩年女兒自己就知道自己適合什么衣服了,我要做的就是多帶她見世面,讓她有自己的審美能力,不為這種事情和媽媽爭執。
第二,抱怨解決不了問題。
我曾經在小區里看到這樣一幕,一位先生不知道是爺爺還是姥爺,帶著一個小男孩在小區的健身器材區玩耍,結果男孩子比較淘氣,從滑梯底下往上爬,上面另外一個孩子不知道情況直接滑下來了,結果兩個孩子一起翻滾下來,下面那個孩子當時頭就摔破了,老人心疼的抱著孩子。
很快孩子媽媽趕來了,一看孩子慘樣,肯定著急啊,大聲地抱怨:“爸,您帶著孩子,怎么也不盯著點啊,這樣摔壞了誰負責任???”
那位老人一言不發,一臉委屈,就這樣一家人抱著哭泣的孩子走了。
看著他們的背影我心里真不舒服,沒有一個老人幫忙帶孩子不是盡心盡力的,孩子磕碰一下都是避免不了的,這個時候抱怨有什么意義呢,除了增加矛盾。
這也是老人家脾氣好,如果遇上一個暴脾氣,估計這就打起來了。
我在想如果那天是那個媽媽帶孩子呢?孩子出了問題又該抱怨誰呢?這樣的抱怨只會讓孩子學會出了問題找別人的毛病,而沒有學會如何避免下一次發生問題。
我個人的經驗是,既然把孩子交給老人就一百個放心,出了一些小問題如果能夠大度的說:“沒關系,您別著急!”這類的話,我保證老人回報的一定是更加百分之百的愛。
這樣的問題發生后,正確做法是先給孩子處理傷口,然后等孩子平穩了,讓他自己講述過程,找到自己為什么磕碰的原因,下次注意。
對于老人,可以下次出去玩的時候,多說一句:“爸爸,小心他又從下面爬滑梯!”再加一句:“您辛苦哈!”一切都解決了,每個人心情都是愉快的。
第三,提建議之前先肯定。
帶孩子是個大工程,老人帶孩子是非常辛苦的,但是百密一疏,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那么做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和老人溝通孩子的問題呢?
首先從大忌上來說,如果是自己的爸媽還好,要是公婆或者岳父母,直接說老人帶孩子有問題,絕對會積攢矛盾,哪怕是親爸親媽,說不好老人也不高興。
我女兒有段時間吃飯總是看電視,我在不經意的時候和媽媽提過幾次,媽媽說都是女兒自己要求看的,我也知道小孩子肯定都喜歡看電視,后來就和媽媽約定,孩子一旦吃飯看電視,就發微信給我,我來和她說。
這樣,既減少了我和媽媽之間的抱怨,又行之有效。
教育孩子本來就是我的責任,交給媽媽,給媽媽添了麻煩,所以凡事只能商量。
一般我在向媽媽提建議時,都會先說:“最近婉兒不錯,你還是很會教育她的,巴拉巴拉巴拉,”然后再說,“另外有個事情麻煩您,她最近上課有點兒精力不集中,我覺得可能和她看電視多有關,您的幫我盯著點,這孩子,老是不自覺!”
幾句話,用了不少方法,肯定了媽媽的作用,說了我的意見,還不傷和氣。
最后我還有一個經驗,就是平時只要有機會就向父母表達對他們的感謝,我幾乎每天都給媽媽發微信說孩子的作業和生活問題時都會加一句:“辛苦您了!”讓老人忙了累了,也得到了肯定,心情愉快的幫咱帶孩子。
記住,老人都是幫忙,不是義務,有了這個大方向,就不會出大問題。
—— 文章節選自王芳《最好的方法給孩子》
(以上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更多育兒知識,關注NYC紐約國際湖州梅地亞早教中心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