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湖州梅地亞早教中心:孩子那些壞毛病都是老人慣的?這個鍋不該老人背!
幾個同事在午休時候聊些家常理短
↓↓↓
小妮說:“我家孩子被我婆婆慣得不像樣啦,自理能力太差了,都上幼兒園了,出門都不走路,讓奶奶又背又抱,穿衣吃飯全都包攬,孩子到了幼兒園沒有了奶奶照顧不適應,經??拗簧嫌變簣@?!?/span>
維維說:“我們家的孩子被姥姥姥爺慣的也不行了,我一管孩子我媽就說孩子還小,不懂事,長大自然就懂啦,我教育孩子他們就受不了,每次總說要教育別在我面前教育,帶回自己家教育去,然后一把就抱走孩子,孩子看到姥姥護著,哭鬧就更厲害了。有時候激烈的時候我還和我爸媽因為教育孩子吼起來了?!?/span>
小森說:“我現在超級受不了家里的老人,每次我都不給孩子吃零食,喝碳酸飲料,可是老人總是背著我給孩子吃這些。有時候我不在家的時候,孩子能看一天的動畫片,都說了這樣對眼睛不好,可老人總是慣著孩子,感覺自己要瘋了!”
說起隔代教育的那些事,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的父母都有吐不完的槽?,F在大多數80、90后年輕父母上班忙,掙錢和看娃難兩全,只能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照顧,因為把孩子交給祖輩,相對于請保姆、送托養機構而言,更安全、更放心、更經濟,但隨之而來的隔代教育的矛盾沖突也愈演愈烈,老人抱怨年輕人不會管孩子,年輕人抱怨老人溺愛孩子。
的確,隔代教育的確有很多弊端:老人的溺愛、遷就孩子,不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發展,老人的身心特點不適宜孩子的健康發展……但我們也無法否認隔代教育的一些優點,比如:許多年輕家長可能正處于事業的上升階段,壓力比較大,沒辦法做到全職帶孩子,老人幫忙帶孩子能及時緩解當下忙碌家長的勞累程度。老人擁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可以陪伴孩子,觀察孩子的成長特點,及時發現孩子成長的問題并及時指正,也可以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并且老人的育兒經驗和社會經驗也比年輕人更為豐富,有助于孩子的成長指導,其實總的來說是利大于弊。
其實,隔代教育問題的癥結不在于誰來帶,更重要的是怎么帶!孩子是父母的,不是爺爺奶奶的,孩子的教育仍爸爸媽媽應該是第一責任人。所以,當孩子的教育出現問題時,這個鍋不應該讓老人來背,主要責任在父母!我們能做的不是只有吐槽,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這樣才會將弊轉為利!
“隔代教育出現問題該如何解?來看看這些媽媽們聰明的做法吧!”
小豆媽:多理解老人帶孩子的辛苦
作為年輕人,我們要正確認識隔代教育,老人并沒有義務去幫你帶孩子,如果你沒有條件做到自己親手養育孩子,那么就請多理解寬容老人一點。這個階段的他們本該安享晚年,過著退休后的安逸生活,賞花釣魚,四處游玩,怎么舒服怎么來,但為了讓年輕人好好拼搏自己的事業,他們放棄了自己安逸的晚年生活,承擔起照顧孫輩的責任。
請珍惜家中幫你帶孩子的爸爸媽媽,多理解他們、尊敬他們。想想如果你老了,是否甘心情愿去帶孫子呢?將心比心,所以我們要多感激老人,對老人有了足夠的尊重,他們是能感受到的,那么溝通起來也會更加順暢。
小濤媽:育兒觀念達成一致
我家孩子是老人在幫忙帶,但我們家老人很開明,把我們家孩子教育的特別懂事乖巧。我們在寶寶出生后就事先溝通好了雙方都認可的育兒方式,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我們會把一些網上看到的醫生、專家說的最新育兒理念轉述給老人,所以孩子爺爺奶奶特別信服。
還有就是我們管孩子的時候老人從不插手,而且我們一般教訓孩子時,會把孩子帶到房間或者廁所等能避開老人的地方,或者使個眼色讓老人回避,這樣訓斥孩子時,孩子沒有了避風港,不會選擇逃避,老人也不用聽到孩子哭鬧而心里不忍。如果我們兩代人意見有分歧時,我們會避開孩子溝通,開個家庭會議商量對策,所以基本沒有為孩子問題爭得面紅耳赤。
桃子媽:想要化解矛盾,注意說話的方式
其實,兩代人觀念不合是隔代教育中出現矛盾分歧的主要來源。當出現問題時,兩代人可以坐下來好好溝通,沒有溝通解決不了的問題,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尤其是老人教育孩子有問題,千萬別劈頭蓋臉地指出老人的錯誤,換種方式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
ד媽,我都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不要給孩子吃這個東西,你怎么不聽呢?”。
√“媽,您今天辛苦了,記得要多休息,今天聽同事講她給孩子吃了XXX(你不想老人喂孩子吃的東西),醫生說吃這個對孩子不好”。換個角度對老人來說就更容易接受,而且老人也愿意改正。
如果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老人更能接受你的建議。比如孩子在家自理能力差,你可以和老人說:
ד媽,不是說不讓您喂孩子吃飯嗎,你看現在被你慣的什么都不會,到時去幼兒園怎么辦啊?!?/span>
√“媽,您孫女上幼兒園了,如果不自己學著吃飯,到時在幼兒園吃不飽,吃虧的可是您孫女啊?!?/span>
小P媽:孩子雖然老人帶,但我有高質量的陪伴
其實高質量的陪伴其實沒那么難,陪伴孩子不是是花時間多就一定有最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花心思。陪伴孩子事要做到足夠耐心,足夠專注,多聽聽孩子的想法。所以時間不是問題,每天一兩個小時總是有的吧,主要是對孩子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小花媽媽:盡量自己帶娃,練就一身帶娃好本領
作為母親,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責任。記得之前看過的一個視頻,一位年輕的意大利媽媽談及父母幫她帶娃的時候,跟她說了一句話:“要記住,孩子是你的不是我們的,有什么問題我們會盡量幫忙,但是也只是搭把手而已?!?/span>
這種界限感一定要建立起來,并且是主動爭取和維護的。只有這樣,在出現分歧的時候,你才能有更大的話語權,否則他們會用一句“經驗”噎死你。
同時爸爸也要肩負起帶娃的責任,別一回來就只知道上網、玩兒手機。喂奶、做輔食、換尿布甚至是一些幼齡教育,爸爸同樣有責任。最重要一點,家庭出現矛盾的時候,爸爸要第一時間站出來。
(以上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更多育兒知識,關注NYC紐約國際湖州梅地亞早教中心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