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頻道 > 早教熱點 > 我在NYC:聚沙成塔,早教有益且必要
NYC寶寶小檔案
姓名:鄧妍熙(小名Ocean,中文“歐元”)
年齡:2.5 歲
上課中心:NYC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杭州星光城中心
每周三到周五,我都會開車帶歐元(女兒小名Ocean,中文“歐元”)去上課。對于只有1歲多的小朋友,這是名副其實的早教。這占用了我們一周的大部分時間,也改變了我們的教育和生活方式。
環境和雙語教學吸引了我
我們上一代的教育觀,基本等同于“喂養觀”,孩子能健康長大就不錯了。媽媽有時間就看著孩子別磕著碰著,沒時間就用繩子將他/她綁在床上以不至于掉落或走失。其實去早教前,我很難說比這多做了什么。每日的家務瑣事忙得沒有太多空閑,最多只是在飲食上面盡可能多一點的營養。我意識到這是不夠的,不只是請一個保姆幫忙或讓歐元多些親友陪伴那么簡單。她應該學習與她年齡相符合的知識技能,接觸適應她心智發展的新事物。而這些是什么,我當時一無所知。
偶然的機會,我們接觸了紐約國際。杭州中心設在濱江星光大道二期商業街,周圍是童裝和游樂場所,非常有帶入感。進門是敞開的玩具區和幾輛讓女兒迷到現在的小汽車,有消過毒的地板襪更換,舒適及清潔的環境馬上吸引我們留下小憩。歐元和爸爸一起去玩掛在墻上的樂高,我則跟隨接待老師Lori轉了幾間教室。說實話,當時并沒有報班的想法,只是同意帶歐元過來體驗一下。首先,整潔完備的設施有利于孩子身心發展。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場所環境很好地體現了早教中心的檔次。其次,孩子可能會有出國的想法,所以雙語必不可少。NYC四間大教室的硬件標配和外教授課的優勢,完全符合我的要求。
預約試聽初體驗
體驗課如期而至,換襪子,洗手,自我介紹。外教M老師很有親和力,認生的女兒接受指導毫無障礙。先是基本動作,比如伸屈腿部。比起平時洗澡前后隨意做的撫觸和被動操,實在規范許多。接著是主題翻滾,對于初學走路的幼兒,可以保護自己以免摔傷。有的寶寶會焦躁,可能在陌生環境被放倒不適應。歐元開始也抗拒著坐起來,后來卻愛上了這項與其說是訓練不如說是享受的“照顧”。老師動作很溫柔,歐元很快就放松了。
接著是蹦蹦床和降落傘,孩子都喜愛蹦蹦床,可以在運動時鍛煉身體的協調能力和平衡感。而降落傘的設計更超乎想象,不僅內容有趣而且增添社交的元素。比如歐元有輕微的幽閉恐懼,看到有人關門會不舒服。有一次,歐元沒來由的哭鬧,我為忍住撕娃的沖動,從客廳走進臥室并關上門,給歐元帶去了陰影。因此,當老師用降落傘將寶貝輕輕遮住的時候。歐元立刻拉響警報,喊叫起來。幸而幾周后她走出了陰影,能在撐起的彩色天空下歡快的跑來跑去,體驗亮與暗的區別。
害羞女孩變身熱情Girl
幾周后我發現,歐元有明顯的變化。不僅體現在身高和各種能力,整個娃看著精神多了。她再也不是那個看到客人就會扔掉玩具哭鬧的害羞女孩,而變成一個坐電梯會向陌生人招手“再見”的熱情Girl。早教中心的玩具她也玩的得心應手,比如平衡木,吊環,各種球等。還能聽懂簡單的外語口令,比如聽到“hands up”會將小手高高舉起,聽到“good job”就鼓掌自嗨。
原來早教的意義,包括“提早教育”和“在適齡的時候滿足其需要讓潛能發展最大化”(我想沒有一個教育家敢說,他提供了讓孩子發展潛能的全部事物、條件)。從提前教育這個角度,每日按時上課的模式基本等同幼兒園教育。而從滿足潛能發展的角度,孩子心智和身體的變化,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如果時間、經濟等條件允許,早教一定是有益且必要的。
小“歐元” Verry Famous
原來只出現在親友聚會或媽媽朋友圈的歐元,現在有了更多小伙伴和熟人。
由于去的次數太多,幾乎所有的老師都認識她。很多我記不清的家長也會直呼“歐元”的名字,讓她變得very Famous。甚至有媽媽對孩子說:“你跟著歐元就行了,看她怎么做”,這讓我很驕傲!
我很滿意她每堂課的努力,總是按照順序堅持每個環節,并不像有些小朋友只重復喜歡的項目,也沒有因為來了多次就變成“老油條”,相反她更熟悉并遵守規則。有時老師的一個轉身,她就知道要發玩具了,馬上站起來想領取。有次老師說下面我們學習“C-Drop”,歐元就C-drop式坐下了,讓我忍俊不禁。這樣的事情有很多。有時她甚至會先于老師說“Stand up”就站起來,我都認為她在預判老師的肢體動作。由于她酷愛在藝術課上玩面粉,不弄到一頭一臉不罷休,被開心授予“面粉女孩”的稱號~
因為孩子上“早教”,我變了
你能想象一個女人穿睡衣不洗臉是怎樣的一種情形嗎,之前我幾乎每天都是。單獨帶娃已力不從心,還要做家務和做飯。因此,對我來說洗臉上妝不如刷個朋友圈愜意,不出門干嘛換掉舒適睡衣??墒且驗樵缃?,我變了。因為要像上班一樣到中心去簽到。我不能與環境違和,而且擔心怕穿的太土會給女兒添堵。于是,早晨起來找出以前的衣服好好打扮一番成了我新的生活方式,還時不時的穿穿親子裝,再也不缺曬娃的美圖,日子充滿了期待。
爸爸的變化
我好像還沒說爸爸的變化,就是更能體會媽媽的辛苦了。不健身的爸爸挺著中年肚,帶孩子蹦跳健身。平時他只知道加班,偶爾才有時間對女兒進行指導:不會走平衡木啦,沒有外國小孩伶俐啦,不愿意坐在爸爸腿上“騎馬”等。而當他發現問題被解決時,也會開心的夸贊女兒進步。
更有趣的是,我和爸爸多了話題。我記的有個老師叫“Candy”,很活潑,但聽到他講“Crazy”老師時差點笑噴了。經過爭論后發現我們都錯了,其實人家叫“Cathy”。
感謝光芒暖人的Cathy老師
一次上課,歐元哭鬧發脾氣打我,用小手不斷拍我的臉。抱著她的我無法還手,既疼痛又丟人只好走向角落,正好被Cathy老師看到,抓住她大聲說“No”,孩子聽了老師的話一下子就停住了手。媽媽也會疼、也會累,若得不到幫助,孩子的教育又怎能成功。
音樂課上歐元總犯猶豫的毛病,領玩具時最早跑去卻站著直到小朋友領完。Cathy老師就好奇的問:“歐元你在等什么?”,我回答說“坐以待斃”。Cathy說:“不對,她是守株待兔!”。我們都笑了,為這里積極向上又輕松的氛圍,為孩子一天天長大、無須擔心的樂觀,為難得遇到的良師益友!
作為母親,我希望女兒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從平凡做到偉大,足以讓一個人成功。孩子還小的時候,我無法向她解釋社會的現實與不公,我只能選擇為她盡可能的提供一個平等和善的環境,撒下博愛的種子,洗禮無畏風霜的枝椏。這里每一個人的招呼,每一個人臉上的笑容,安定的聲音及規范的秩序將變成最溫暖的土壤,長出孩子們天真的童話。為了孩子,NYC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的老師們付出太多。請接受贊美,接受感謝!
文/鄧妍熙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