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頻道 > 早教熱點 > 摔跤吧!爸爸:帶給我們的三點育兒啟示
從出生到死亡,你的人生就是場摔跤賽(From birth to death,your life is a wrestling match)摔跤吧!爸爸,這部印度電影以高達9.2分的超高分數穩居2017年截至目前為止的豆瓣影評最優!上周末,豆媽就與閨蜜相約電影院看了這部片子,看的我是熱淚盈眶,不能自已。
那么問題來了,電影中的教育觀爸爸媽媽們你們看懂了嗎?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電影中的一些教育方法。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劇情。
在電影中,父親是前全國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了摔跤,但他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這個父親寄希望于自己的兒子,能幫自己贏得世界級金牌,然而上天卻跟他開了個玩笑,妻子一連給他生了四個女兒。
他本以為夢想就此破滅,直到某天忽然發現,自己有兩個女兒遺傳了自己的天賦----身為女孩,卻把男孩打得鼻青臉腫。這時,他恍然大悟,自己女兒身上擁有別人沒有的摔跤天賦,他要把女兒培養出世界冠軍!
但他的妻子并不支持,畢竟,在印度那樣的國情下,女人注定一輩子只能與鍋碗瓢盆為伍。兩人再三考慮與協商后,決定以一年為限,按照摔跤手的標準訓練女兒,最終,女兒不負眾望,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冠軍。
現在,你是不是已經開始好奇,在這部電影中,會有哪些育兒方法是爸爸媽媽們可以參考借鑒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1、善于發現孩子的天賦
其實一開始,電影中的父親并沒有想著把女兒培養成摔跤運動員,但后來才驚喜的發現,她們是天生的摔跤手。他不顧村里所有人質疑的目光,甚至違背他們民族的宗教信仰,毅然決定利用孩子的天賦,把她們培養成世界冠軍。在一次次的訓練和比賽中,女兒不僅收獲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并發現了自己對摔跤運動的熱情,立志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摔跤手。
同樣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爸爸媽媽們要善于從生活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并有意識地去培養。這就需要家長提供更多嘗試的空間,比如在NYC上音樂課的時候,孩子表現出對吉他強烈喜愛,家長們就要特別關注了。
孩子有某方面的特長,這代表他能比其他人更容易掌握這項技能。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會因此收獲更多的自信,從而產生更強烈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進一步幫助他習得這項技能。
2、必要時需要適當的引導
可能很多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有這樣的困惑:“干涉”和“引導”,尺度應該怎么把握?
在印度這個封建思想和重男輕女觀念根深蒂固的國家,對女性充滿了偏見和歧視。有些女孩甚至淪為生育的工具,得不到別人對她們的尊重。
父親希望女兒可以有其他的出路,打破當時社會對女性固有的偏見,讓女兒靠自己的努力可以自己選擇人生。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當父親看到女兒的摔跤天賦后,他決定“干涉”女兒的人生。
可能看到這里有些家長會感到不舒服,干涉別人的自由,這不是強權么?那么豆媽要告訴你,更加現實的印度社會。印度的童婚比例高達47%,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女孩被父母用來換取聘金;平均每3分鐘印度就會發生一起針對女性的暴力犯罪,每22分鐘發生一起強奸案,60%的女性曾遭遇強奸;印度女性就業率僅33%;
過去20年里,印度有1000萬女嬰被墮胎,每年的數量達到50萬;51%的印度男性認為,在家里丈夫打妻子是合乎情理的,54%的女性也這么認為。
沒有平等,沒有尊重。女性不過是男性的附庸,是維持社會周而復始運轉下去的繁衍工具而已。父親也許是男權的縮影,但他的出發點是出于愛,希望女兒們能靠自己的實力扭轉這不公平的命運。
同時父親的干涉也是有度的,并不是專制的“你只能聽我的”。父親對女兒的訓練有一個期限,就一年。在這一年里,她們得無條件聽從父親。但一年后,她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
開始的時候,女兒們并不理解,他們甚至想逃避,但是后來,女兒不僅愛上了摔跤,還把摔跤視為自己的事業,主動為自己的未來而拼搏。
這樣,電影中的父親也完成了從“父母領進門”到“修行靠個人”的過渡。電影中父親的扮演者阿米爾?汗在一次采訪中也闡述了父母在陪伴孩子追求夢想這條路上,應該發揮的角色:干涉只是在一開始的時候,但是,你是不可能強迫任何人成為冠軍的,你強迫的那個人,自身得擁有成為冠軍的潛質,在這種情況下,你所做的事情,就相當于把這個人潛藏的能力發掘了出來。
具體到這個案例,她們其實也繼承了父親的熱情,最開始是父親強迫她們,但在這之后,她們也愛上了這項運動。正是因為她們是真的熱愛摔跤,她們才會在這條道路上為之努力并越走越遠。
作為一個父親,我從不會干涉我的孩子的選擇,但是有時候,你會需要一個能引導你的人。我在小時候有,會時不時的感到很困惑,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而更多的孩子,則是完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所以有時候,適當的引導是必要的。
所以,爸爸媽媽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適當的引導必不可少。
讓孩子上早教或者報興趣班,并非就一定會讓孩子失去快樂的童年,多帶孩子嘗試一些不同的領域,就多一些讓孩子產生興趣的機會。相反,當孩子發現自己擅長做某件事的時候,興趣和自信也自然會增加。
孩子現在多學一種本事,將來就會少說一句求人的話,現在多一分的緊迫,將來面對問題就多一分從容。
3、給予孩子無條件的信任
關于信任這點,電影中有個極大的反差。
女兒的摔跤教練一直不相信她有獲得金牌的能力,甚至一度要求她,“只要拿到銅牌就好了”。反觀父親,雖然女兒在前幾場世界級比賽中接連失利,但他還是選擇了信任。
女兒也沒有辜負父親對她的期望,在最后的比賽中,頂住巨大的壓力,一舉反超對手,為印度掙得了國際冠軍,成功創造了歷史。女兒在賽后接受采訪時說:“我想把這一切歸功于我的父親,他一直很信任我?!?/span>其實在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叫做“羅森塔爾效應”,當父母或教育者們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時,孩子會變得更加自尊、自信,從而在各方面取得異乎尋常的進步。
反之,生活中,如果爸媽們總在無意中給孩子潑冷水,考試沒考好,或者事情沒做好,就懷疑孩子的能力,不相信他,長此以往,只會讓孩子喪失信心,自我懷疑。
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期望和信任起著關鍵的作用。正因為有著這樣的期待和暗示,孩子才有動力、有信心去朝某個方向去嘗試、去努力。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爸爸媽媽承擔著重中之重的角色,你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用眼睛去觀察孩子,用智慧去引導孩子,你們也可以培養出自信、勇敢又出色的孩子!
>下一篇:NYC早教:二胎時代,如何養好兩個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