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頻道 > 健康疾病 > 寶寶生病用藥需謹慎,濫用抗菌藥需考慮后果
孩子生病,家里人都跟著著急,有句話叫病急亂投醫,說的一點都沒錯,看著孩子難受,家長糟心,著急起來什么藥都給孩子吃,只要病能夠馬上好就行,但是,還有一句話叫對癥下藥,紐約國際早教中心提醒,隨意給孩子濫用抗菌藥,后果很嚴重。
日前,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發文稱,兒童濫用抗菌藥后,更易出現煩躁易怒等情緒問題。研究者經過流行病學調研以及小鼠動物模型分析發現,長期濫用青霉素等抗菌藥會對兒童的腸道微生物以及血腦屏障產生影響,從而讓他們出現易怒、焦慮情緒等改變。
這項研究提醒,抗菌藥作為處方藥,家長不要擅自給孩子吃。雖然濫用抗菌藥會出現上述問題,但合理服用是安全的。醫生認為應當使用時,患者不應拒絕。
孩子生病,作為家長總是左右為難,腦海里一個聲音在說:不要濫用抗菌藥物、生病的時候扛一扛對寶寶的免疫系統有好處;另一個聲音卻說:受不了孩子受折磨,還是用吧。那么,寶寶生病了,究竟如何正確使用抗菌藥物呢?上海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陸文杰為您詳解。
兒童最常見的疾病就是腹瀉和感冒。兒童腹瀉是由多種病原和多種因素引起的,主要分為兩種,急性水樣便和黏液膿血便。陸文杰藥師告訴記者:“70%兒童腹瀉的大便性狀是呈急性水樣便,其主要致病原因是病毒、產腸毒素細菌,除近期出游或感染霍亂之外,常規不使用抗菌藥,只需對癥治療;而30%兒童腹瀉的大便性狀是呈黏液膿血便,其主要致病原因是侵襲性細菌,此類情況需要用抗菌藥物?!?/span>
感冒同樣也主要分為兩種,大部分由病毒引起,少部分有細菌感染。陸文杰藥師稱:“抗菌藥物能夠抑制或殺滅某些病原菌,卻不能抗病毒。和腹瀉一樣,大多數情況下,感冒不需要用抗菌藥物。建議媽媽們就醫驗血,了解是何原因后再使用藥物。也有部分感冒,由于病毒引起,后來繼發細菌感染。這時就需要在感冒早期應用抗病毒藥,繼發細菌感染后積極使用抗菌藥物治療?!?/span>
那么,哪些抗菌藥物是寶寶能夠使用的呢?根據《歐洲兒童急性胃腸炎治療循證指南》,推薦兒童感染性腹瀉使用的抗菌藥物是阿奇霉素和頭孢曲松,替代藥物是頭孢克肟等。根據《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 (2015 年版)》和《兒童急性扁桃體炎診療-臨床實踐指南(2016年版)》,兒童感冒,伴有細菌感染導致的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時,可使用的抗菌藥物是頭孢克洛和阿奇霉素等。
目前明確指出兒童不能使用的抗菌藥物有: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諾氟沙星等);氨基糖苷類(慶大霉素類);其他還有四環素類、氯霉素、磺胺類。
家長們在給寶寶使用抗菌藥物時主要存在兩個誤區:
1、誤以為掛水比口服好。常常有家長,因為受不了寶寶煎熬,總覺得寶寶一生病就趕緊掛一支抗菌藥物,這樣好得快。其實選用掛水還是口服要依照病情輕重,病情較輕,能口服就不要掛水。
2、誤以為量少一點、少用幾次可以減少副作用。有家長只掛水一次,覺得有所好轉就停用抗菌藥物;也有家長不按醫生算的劑量給藥,擅自減少劑量或服用天數。其實抗菌藥物的藥效依賴于有效的血藥濃度,關于使用劑量還是要遵醫囑,隨意減少劑量療程,不但不能殺滅細菌,反而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
<上一篇:秋季防蚊仍不能大意,秋季防蚊小妙招
>下一篇:新生兒怎么抱論抱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