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頻道 > 健康疾病 > 小個子寶寶要長高需要戒掉哪些壞習慣?
記得上學時候,每一次老師安排座位,都會讓所有的小朋友按照高矮排成一隊,然后依次的對號入座。每一次都坐在第一排的小個子們的父母一定在心里著急,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就能長那么高呢?都是吃什么長高的?NYC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建議,與其盲目努力,不如每兩個月給孩子量1次,對照下表看看寶寶是否完成了長高“任務”。
1歲以內:全年增長24~25厘米
1~2歲:增長10~12厘米
2~3歲:增長8~10厘米
3歲~青春期發育前期:每年增長5~8厘米
青春期:每年增長6~8厘米(持續兩三年)
(家長可對照生長規律,或者與同齡、同性別孩子做比較,若發現明顯低于同齡兒童平均水平,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咨詢專家。)
以下5個壞習慣的寶寶反而長不高
其實,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后天的營養,一些看上去的好習慣,卻也耽誤了寶寶長高個兒,其實就是需要戒掉的壞習慣。
1、乖乖吃飯吃太飽
多數家長總是“追”著喂孩子吃飯,但研究發現,“多吃飯,好長個兒”并不科學,人在饑餓狀態下,會分泌生長激素,幫助骨骼生長,吃的過飽不僅長不高,還會造就小胖子。
2、安靜不淘氣
有些寶寶總是宅在家里,不喜歡在戶外玩鬧,但是這也讓他們曬太陽的時長大大減少,而陽光中的紅外線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中鈣、磷代謝,促進生長發育。
3、只學習不玩耍
很多寶寶看書識字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對寶寶的身體發育和協調能力十分不利。寶寶在做走、跑、跳等運動時,會拉扯關節,刺激身體分泌生長激素,有助長高。
4、清晨早起不賴床
寶寶周歲后開始上幼兒園,多數寶寶都要和爸爸媽媽一樣早早起床,這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身體發育。因為人只在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清醒時并不分泌。
5、聽媽媽的話吃鈣片
吃鈣片成了現在不少父母的“助長”首選,但事實上,過量補鈣可能導致幼兒骨骺提前閉合,影響骨骼發育。只要寶寶不偏食,營養均衡,堅持喝牛奶、曬太陽,基本不需要補鈣。
其實,孩子身高大部分原因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而后天的努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家長應該多帶孩子進行一些有利于長高的運動,例如打籃球、游泳等等。而孩子小時候個子不高,也不要太過于著急,給孩子補充全面的營養,再加上適量的鍛煉,相信一定會對孩子長高有所幫助。
<上一篇:孕期皮膚敏感粗糙,孕媽應該怎樣保養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