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頻道 > 家庭教育 > 哭笑不得!寶寶非??謶执蜥樤趺崔k?
爸爸媽媽常感到哭笑不得的事情,在保健科和兒科注射室經常會看到各種又哭又喊的寶寶,大一些的孩子還會抱著椅子或柱子嚷著“我不打,我不打”,可見打針對寶寶來說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但與之相對的,大部分家長都不會正確安撫和引導害怕打針的寶寶,往往采取嚇唬、欺騙、獎勵等錯誤方式--不打針警察來抓你、打針一點都不疼、只要不哭給你買小汽車等等,這些做法十分常見。
1歲半的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如果家長在寶寶接受打針和驗血時的引導和安撫做得不夠或錯誤的話,很可能給寶寶造成心理陰影,寶寶便會自某一次不良的打針經歷后開始恐懼打針,甚至恐懼醫院、醫生、護士及一切穿白衣服的人。其實寶寶這么做并沒有錯,真正做錯了的是大人。1歲多寶寶在打針時感受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不僅僅是父母,很多醫護人員也是如此。其實只要細心、耐心地跟寶寶講清楚打針究竟是怎么回事兒,寶寶的接受能力會比大人想象的強得多。
打針會讓寶寶感到一些疼痛是一定的,加之寶寶并不知道打針是要干什么,所謂因未知而產生恐懼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在接受打針和驗血之前,紐約國際早教中心建議,爸爸媽媽應該耐心地給寶寶解釋一下,告訴他打針和驗血是為了預防寶寶生病或緩解寶寶不舒服的癥狀,告訴寶寶這會有一點點疼,但是可以承受的,同時要給寶寶留臺階,溫柔地跟寶寶說“如果寶寶覺得很疼,忍不住的話可以哭,爸爸/媽媽會抱著你”。經過這樣一番心理建設,寶寶對打針和驗血構建了充足的心理預期,在接受打針和驗血時就容易接受了。如果寶寶順利地接受了打針,寶寶一定要表揚并肯定寶寶,告訴寶寶“真勇敢”。
<上一篇:如何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品質?
>下一篇:管教孩子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