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讓寶寶及時上床睡覺。當然,孩子是每天睡前哭鬧折騰,還是安靜地入睡,這完全取決于家長怎么做。除了每天按時把寶寶安置好睡覺外,父母也要注意嬰兒床周圍的安全,尤其是床上用品。
1.睡前的一小時定律
不管父母承不承認,孩子從培養睡意開始到真正入睡,最少需要一個小時。常見的套路是:洗個熱水澡,換上睡衣,刷個牙,和父母聊聊一天中開心的事情,聽父母讀1-2則小故事,喝一點水,擁抱或親吻父母,躺在床上開始入睡。這一套睡眠慣例走下來,怎么著都要一個小時,作為父母,你每天享受這一小時的時光了嗎?
2.關閉這些屏幕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的睡前慣例中不應該涉及任何的屏幕,包括看電視、玩平板電腦或游戲機等等。研究表明,睡覺前觀看屏幕長達一個小時會干擾孩子的睡眠。因為屏幕所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影響生理節律,使孩子難以入睡,這可能直接導致孩子睡眠時間的減少。大家都知道,如果孩子沒有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可能會精神不集中、頹廢茫然。
3.陪伴玩具的選擇
年幼的孩子往往都有自己喜歡的毛絨玩具、最喜歡的毯子,甚至是一件衣服,他們只是需要這些東西在身邊讓他們感到安全。這些東西的正式稱呼是“過渡性客體”,這些珍貴的物品有助于幼兒從醒來過渡到睡眠狀態。
4.留出談話的時間
和孩子相互依偎在一個昏暗的房間,和孩子談論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這往往是了解孩子的想法與擔憂的最好方式,哪怕這件事只是孩子今天看到一群螞蟻在運送食物。這個過程值得父母去重視,并且適當為孩子答疑解惑,一段時間之后,你會發現,孩子學到了很多,而你也變得更加了解孩子。
<上一篇: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試試大聲朗讀法
>下一篇:如何培養寶寶的時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