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頻道 > 家庭教育 > 孩子打人會對以后的人生造成哪些不良影響呢?
常聽一些寶媽抱怨,別人家的孩子多么的乖巧可愛,我們家孩子怎么就不是“天使”呢?他連表達喜歡別人的方式都是“打”,只動手不動口。孩子在一起玩耍,難免磕磕碰碰產生矛盾。
其實,孩子喜歡“動手”屬于正?,F象,并不是他們天生崇尚武力,而是因為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在他們看來,“動手”是最直接的解決問題的方式,玩具被拿走,趕緊搶回來,這是本能反應。家長不必過分擔心,當然,也不能放任不管,甚至有些家長看到自家孩子是打人而不是被打,覺得這樣不容易被欺負,甚至還鼓動還手,想著以后肯定不會吃虧??墒?,真的是這樣么?孩子再長大一點呢?萬一碰到比他還會打人的人呢?不干預肯定是不行的。
孩子打人,會對孩子以后的人生造成哪些不良影響呢?
1. 孩子越早學會打人,將來就越難改掉
俗話說:三歲看老,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學習到的行為,往往會伴隨他一生。如果孩子很小就養成了打人的壞習慣,那等他長大后就很難改掉了。所以,當發現孩子有動不動就喜歡打人,一定要及時制止并糾正。
2. 人際關系差,社會適應能力低
孩子在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在同伴間是否受歡迎、被排斥、被忽略,以及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所處的地位,與孩子成年后社交發展的情況存在明顯的相關。也就是說現在在群體中受歡迎的孩子,將來也會在成年人的社交中成為受歡迎的人。
3. 學不會處理矛盾的正確方式
有些家長,甚至教寶寶要「以牙還牙」地處理矛盾,被打了就要打回去。這樣處理,無形中給寶寶灌輸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即攻擊他人是處理矛盾的最佳方式。只要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寶寶就會動手出擊。而對于那些生性軟弱的寶寶,他們會認為自己被欺負是正常的,并因此變得更加軟弱。
長期在這種教育方式熏陶下長大的孩子,無法學會正確地處理矛盾的方法,將來更有可能出現各種社交障礙。
孩子打架時,我們該怎么做?
作為大人, 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心觀察,確定是否需要介入。有些情況下,孩子完全可以自己解決。你會發現,前一秒他們還在打架,下一秒就互相道歉。又成為了好朋友!
大人和孩子對于欺負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孩子,否則你只會覺得,“我家孩子太委屈了,不能忍”或者“我家孩子怎么這么暴力,要好好治”其實問題壓根沒你想的那么嚴重。
NYC早教中心提醒:如果確實需要大人介入,家長們務必記住,被打的孩子需要安撫,打人的孩子也需要得到關注。孩子打了別人,理應先道歉。不過,家長別急著批評孩子,要知道,孩子打完人后,其實心里也很害怕,也會慌張無措,陷入自己的情緒里,根本聽不進去你的批評,這個時候不妨先安撫孩子,給他的情緒降溫,傾聽他的想法,告訴孩子,“我認為下次你可以這樣做……”事實上,你也可以什么都不說,靜靜地陪伴他就好。孩子是有自我成長能力的,等他情緒平復之后,他自然會明白以后該怎么做。
所以,當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矛盾時,家長首先應該冷靜,既不能護犢子,也不能什么都不問就劈頭蓋臉的一頓罵,這些極端的方式只會讓孩子下一次更加變本加厲,我們要做的是引導孩子應該要怎么做,告訴他正確的解決方式,又或者,你可以耐心聽聽孩子的想法,或許,他壓根只是想要對別人示好,不知道如何表達罷了。
<上一篇: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下一篇:1歲半應不應該給寶寶穿上小內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