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心資訊>NYC紐約國際成都早教中心:寶寶愛尖叫!這到底是怎么了?
99%的爸媽都會遇到這個棘手的問題:
“寶寶滿一歲以后越來越喜歡尖叫。被批評、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完成不了某個動作...通通都用尖叫來表達,有時候到了公共場合他一叫,真的讓我們感到很尷尬?!?/span>
“自從看了《人猿泰山》,家里的兩個娃沒事兒就喜歡比誰叫得更大聲,真是讓人頭疼??!”●●●
jian
尖
jiao
叫
令爸媽臉上布滿
大
寫
的
尷
尬
更多的是疑惑與不解
小編今天帶您一探究竟
孩子尖叫有危害嗎?
1.5-3歲是寶寶語言能力的爆發期,但由于詞匯量有限,表達能力還很欠缺。當他們遇到無法用詞匯表達的感受時,可能就會尖叫起來。雖然這是一種情緒宣泄,偶爾為之并無大礙,但如果長期這樣,就會對寶寶造成不少危害。
孩子尖叫造成哪些危害?
1
情緒管理失當?
寶寶習慣用尖叫的方式發泄情緒,是寶寶情緒失控的表現,長期如此,對寶寶情緒控制能力的發展不利。
2
挫折忍耐力低
當寶寶遇到問題時,不去解決或面對,而是以尖叫來消極應對,會造成寶寶挫折忍耐力低。
3
聲帶受損?
長時間或長期尖叫,可能會造成寶寶聲帶受損,更加嚴重的話,還會影響寶寶以后的聲帶發音。
孩子的尖叫分很多種
我們應區別對待
。。。。。。
孩子尖叫危害諸多,找到原因才能“對癥下藥”,那么究竟是因為什么原因才會讓孩子發出尖叫的呢?
其實任何行為背后都可能隱藏著生理、心理發展、環境、教養方式等多種因素。接下來,小編就孩子尖叫的原因展開分析,多角度地看待尖叫這個行為,從紛繁的現象中找出頭緒和解決辦法......
年度最全【寶寶尖叫原因】
最近小寶感冒了,鼻子塞住很難受
動不動就會尖叫發脾氣,怎么說都不聽
我不舒服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看看?A/B?家長的做法
??孩子生病了我們也很著急,但他這樣總是尖叫,我們聽了心里更煩。
??乖乖聽話,等病好了自然就不難受了,尖叫有什么用呢?
??看著好心疼,叫就叫吧,病好了就不叫了。
尖叫是孩子在表達不舒服。他缺乏自我安撫的能力,需要父母的幫助。在這個時候,抱抱他,替他表達出那些難受,同時也允許他在不傷害別人和自己的情況下發發脾氣。
小編總結:
寶寶最近出去玩時特別喜歡尖叫
如果與小朋友們在一起,就會叫得更厲害
我們一起叫
面對這樣的情況,看看?A/B?家長的做法
??在公共場合尖叫會影響到別人,人家可能會覺得我沒把孩子教好,挺尷尬的。
??孩子們好像都特別喜歡這樣,如果阻止他,他就會叫得更厲害,還不如隨他去。
??這種壞習慣,一定要嚴厲制止。
孩子們就是這么玩的啊,我們小時候不也這樣?通過互相模仿來交朋友??梢越o孩子示范除了尖叫以外更好的方式,比如打招呼、交換玩具、主動自我介紹等。也可以玩比誰聲音小,或一起唱歌這樣的游戲,吸引孩子轉移注意力。
小編總結:
媽媽只要一拿起手機,寶寶就開始各種“作妖”
跑來跑去,還會發出刺耳的尖叫
媽媽陪陪我
面對這樣的情況,看看?A/B?家長的做法
??我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吧,不能這樣慣著他,不理他就好了。
??哎,覺得很煩,可又不忍心說他。沒事,叫就叫吧。
??總是這樣可怎么辦?走也走不開,說也說不好。
做法分析:孩子內心越來越孤獨,親子關系出現裂痕,甚至做出極端行為來吸引關注。
小編總結:
人天生有尋求關注的本能,當孩子感到寂寞或是受到冷落,情感的需要一直得不到滿足時,尖叫就成了他尋求父母關注的一種方式。
正確做法:父母不妨在忙碌的時候讓孩子也參與進來:“幫媽媽倒杯水吧”、“你能不能幫我分筷子呀?” 這樣,既滿足他們內心想要被關注、被愛的需要,也不耽誤自己的事兒,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就會越來越足,就無需通過尖叫來吸引關注了。
切記:情感需要被滿足,內心充滿安全感的孩子,就不會那么愛尖叫了。反之,就會給孩子的發展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比如叛逆、情緒不穩定等等。
媽媽發現這段時間寶寶特別粘人
自己剛離開一會,他就會大聲尖叫
讓自己快回來,說他害怕
媽媽我害怕
面對這樣的情況,看看?A/B?家長的做法
??這孩子太累人了,一走開就尖叫。
??真愁人,你說他怎么那么粘人呢,以后可怎么辦。
??可不能這樣,就要多離開他,讓他適應。
這可能是孩子安全感不足了吧?我們要讓孩子更多地感受到爸媽對他的愛,多親親他,抱抱他,增強他的安全感。有空的時候也可以和他玩增強安全感的游戲,比如捉迷藏等。逐步增強孩子對我們和對外部環境的信任感,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小編總結:
讓我們用愛與陪伴驅走孩子內心的不安,為他們打造一個充滿安全與信任的世界吧!寶寶剛剛出生的那段時間,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如果孩子能在1歲前得到父母良好的照料,比如餓了有奶吃,哭了有人抱...讓他們感受到舒適和滿足,他們就會對世界產生最初的信任和期待,他們會相信,這個世界是可以滿足他的生存需要的。這就是安全感最初的來源。但如果孩子的照料被忽視了,愛的原料不足,他們就會產生不安全感,尖叫是孩子呼喚自己的安全島(父母)的一種極端方式。
正確做法:父母可以在每次離開的時候和孩子說一聲,讓他有個心理準備:“媽媽去拿水給寶貝喝呦,馬上就回來?!蓖瑫r和孩子約定好回來的時間,按時回來就可以增強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切記:如果父母一直沒有給予孩子恰當的照顧,不幫助他們適應陌生環境,孩子內心的不安全感就很可能會伴隨他們一生,甚至造成孩子情緒失控,無法良好地適應新的環境等不良后果。
媽媽回到家看到滿地的水,心想肯定是寶寶又玩水了
剛說他兩句,就生氣了
一直尖叫,真是沒法管
我被冤枉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看看?A/B?家長的做法
??明明是他做錯了事情,不僅不認錯,還要發脾氣。一定要讓他改過來!
??家里弄得到處都是水,我還要打掃。就算是澆花也不能這樣。
??讓他弄也弄不好,我打掃完就好了。
做法分析:孩子越來越退縮或叛逆,親子關系走向破裂邊緣。
孩子做事情和大人不一樣,沒有所謂的對錯,他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這個世界。當發生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要避免先入為主,可以先好奇地問問孩子:“你在做什么呀?”即使他弄得滿屋子都是水,也可以在事后和孩子一起打掃,然后和他約定,以后我們一起去陽臺澆花,這樣弄濕了也沒關系了。如果發現冤枉了孩子,就真誠地向他道歉,同時可以和孩子約定,下次如果媽媽錯怪你了,你可以提醒媽媽。
小編總結:
沒有人喜歡被冤枉,孩子也是如此。當他覺得自己被父母冤枉的時候,自然會覺得委屈并產生挫敗感,尖叫正是在表達這樣的情緒。讓我們蹲下身來,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的表現,用理解與支持陪伴著他成長,讓孩子在越來越自信的同時,擁有一顆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的心。
正確做法:父母要盡量客觀地了解事情的始末,比如我們可以蹲下來耐心地詢問孩子:“地上的水剛剛跟我說你好像很生氣,是真的嗎?為什么呢?”?在了解了事情的完整經過后及時向孩子表達歉意,并引導他表達出自己的委屈情緒,消除曾經的誤解。這樣,親子關系得以拉近,孩子也能停止尖叫,重新向我們打開心房了。
切記:如果父母常常誤解孩子,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判斷孩子的行為,孩子的內心就會充滿委屈與憤怒,很容易出現情緒失控、適應力差的問題,而親子關系也很可能會走向破裂的邊緣。
孩子愛尖叫的原因很多
希望每個家長都可以冷靜處理
分析寶寶尖叫背后的真實原因
以上總結的5種應對寶寶尖叫的小妙招
親測百分百有效,爸媽們可以試試哦~~
【寶寶愛尖叫!這到底是怎么了?】系列
未完待續
小編將繼續帶您一探到底
......